国务院督查楼市调控结果:16省评价均积极
2012-08-09
分享至:

针对近期国内房地产市场出现的销量增加、价格上涨的态势,国务院决定从7月下旬开始,派出8个督查组对16个省(市)贯彻落实国务院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国务院以此再次申明了房地产紧缩政策调控的方针,一时间省市各地政策紧缩,市场浓云惨雾凄惨一片。

 

为何国务院派出督查组?

 

2012年以来,国内房地产市场成交出现了一股暖流,这股暖流出现在严厉限购的调控之下,有些出乎业内外人士的预料之外,中央高层更是为此感到不安。

 

本轮房地产市场成交行情的出现,是多重因素叠加的影响的结果。货币政策的逐渐宽松、地方政府的频频微调、开发商以价换量的策略实施等等,促进了刚性需求者和改善性需求者纷纷出手,投资、投机性需求入市意愿强烈。

 

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数据显示,2012年1月,国内房地产市场中绝大多数城市成交面积环比下跌。十大重点城市成交面积环比几乎全面下跌,杭州跌幅最大,达69.50%,北京跌幅次之,跌幅为65.34%。全国30个重点城市中,仅三亚成交面积环比呈现上涨,涨幅为43.94%,其余27个城市成交面积环比全部下跌。2月、3月,绝大多数城市成交面积环比上涨;4月,绝大多数城市市场上行趋势受阻,成渝跌幅最大;5月,北上广深创年内新高,二线城市沈阳、成都等均有上涨;6月份,多数一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创近17个月新高;7月份,部分城市环比成交数据继续增长。

 

“量在价先”,伴随着成交量的节节攀升,房价也开始逐渐上涨。数据显示,督查地区大都出现这种迹象。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内外人士认为,国内楼市的“价格底”和调控的“政策底”已经双双出现。这种判断的影响正在迅速蔓延,在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影响下,市场预期的改变会令房价出现趋势性反转的风险进一步加大。

 

至此关键时刻,国务院及时派出督查组,针对近期国内房地产市场出现的苗头,果断地进一步推动房地产市场政策的落实,立马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各地督查组督查详情

 

众所周知,我国房地产市场上商品住宅的价格已经长时间处于高位运行状态。商品住宅价格畸高,阻碍了房地产市场上的信息传递,相关资源的配置严重扭曲。

 

但是目前国内房地产市场处于一个敏感纠结的时期:中央政府忧心忡忡,地方政府欲罢不能,开发商望风使舵,企业见缝插针,中介机构鼓唇摇舌,普通城镇居民望房兴叹。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国内经济已然处于下行区间。同时,通过放松房地产调控来刺激经济增长的手段已经被中央认识到“无异于饮鸩止渴”。

 

为此,中央政府各部委近两个月以来三令五申,有10次左右密集的表态要稳定房价。但一些地方试图放松调控的愿望十分强烈,市场正走向全面回暖,行业调控似乎有失控的趋势。

 

于是,独具特色的国务院督查组随即产生。8位带队官员近日发布了督查结论报告。

 

(证券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