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禁“洪水”不会成“猛兽”
2010-09-17
分享至:

一个多月份的窄幅横盘整理,上证指数5次冲击2700点未果,市场在“久盘”之后终于迎来了“必跌”!最近两个交易日来,市场出现了连续跳水,沪指一度击穿2600点。

尽管造成本次股指下跌的原因很多,但从时间结点看,即将进入第四季度,而当季解禁市值达2.68万亿元,为全年高峰,因此限售股解禁导致大盘下跌的观点频现市场。

《证券日报》统计显示,2010年全年总解禁量为3812亿股,占目前流通A股总量的27%。而从限售股按年度上市流通的股份总市值来看,2010年是第一高峰,全年解禁总市值为5.82万亿元,超过目前流通A股市值的40%。进入到第四季度,市场将迎来全年的解禁高峰,当季将有2463.83亿股股份解禁,解禁市值为2.68万亿元,占全年解禁市值的46%。

但从解禁股类型看,今年解禁量最大的为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解禁市值占比为82%,并且解禁市值最大的为大盘股,总解禁市值为5.25万亿元,占全年总解禁市值的92.56%。解禁量居前三的公司为中国石油、中信银行和中国人寿,解禁量分别为1579亿股、243亿股和193亿股,分别占目前流通A 股的3945%、1057%、1288%。

因此,有分析人士指出,虽然今年限售股的解禁总量依然庞大,但随着“大小非”通过大宗交易平台流通、券商市值管理等制度性建设的完善,限售股对二级市场的直接冲击已经有了明显的化解。而年内解禁量最大的为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并且集中于中国石油、中信银行和中国人寿等大盘股,减持股份数量和金额居前的解禁股均为实际控制人或大股东,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减持潮,对市场的冲击有限。

更值得关注的是,10月30日创业板将迎来一周岁生日,首次限售股解禁洪峰也如期来临。

统计数据显示,除宝德股份延长限售期至2012年10月30日外,首批创业板27家公司合计有11.94亿股限售股将于10月30日解禁,而现有流通股数量仅为10.2亿股。如果按照本周二的收盘价计算,这11.94亿股的解禁市值将高达333.18亿元。

数据进一步显示,这27家创业板公司在本次解禁洪峰后依旧有23.72亿股的股份处于限售阶段,未来将陆续地取得流通权。此外,12月底又有7只创业板合计2.3亿股股份将解禁。

在面临大量限售股解禁的冲击下,市场人士纷纷表示创业板限售股解禁后套现压力较大,结合在最近调整过程中,作为中小盘股代表的创业板成为重灾区。一时间,有关创业板将成为本轮A股行情拐点的观点备受市场关注。

当然,也有观点认为,在创业板解禁股持有人中,很多是中、短线的创投资金和个人投资者,这些投资者在公司已过创业期,业绩难有再度爆发可能的背景下,合法退出,无可厚非。同时,由于创业板市值占整体市值不大,对市场整体冲击较小,并且有利于创业板整体估值的合理回归。

总之,虽然四季度面临新一轮的解禁潮,但真正能减持的数额比市场预期的要小得多,市场的担忧似乎过度。当然也不能否认,在目前市场剧烈震荡之际,限售股解禁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形成压力,但这种压力可能更多是来自心理压力。随着对限售股解禁、减持数据的事后披露制度的完善,市场将逐渐发现“大小非”不是导致市场下跌的主因,从而会把关注重心转移到经济基本面上来。

解禁虽然仍是“洪水”,但不应再是导致市场大跌的“猛兽”。

 

 

 

 

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