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亿启动新能源战略大计 新能源6大板块换“新”
2010-07-26
分享至:

美国、欧盟、中国三大主要经济体主动进行结构调整,这是适应改革大趋势、促进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尽管在传统领域我国与美欧有一定差距,但在新兴能源方面,我国具有相对优势。

  据能源局披露,未来10年,我国将累计增加投资5万亿元。目前,新兴能源战略规划正按照有关程序准备上报国务院审批。

  《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从新型能源和传统能源升级两方面入手,从太阳能、风能、核能、锂电池、洁净煤、智能电网6大板块中筛选股票。自7月份以来的反弹行情中,所选股票均得到机构资金的入驻。

  核能核电 未来5年确保高速增长

  据《证券日报》研究中心与WIND数据统计显示,本月主力资金大量涌入核能概念股。具体情况,17只交易中的核能概念股票在6月份呈资金流出,该板块在6月总流出资金约为13269.7万元,日均资金流出约为698.41万元。7月随着A股反弹,主力资金资金流入该板块,7月以来该板块总流入资金约为7970.63万元,日均资金流入数额约为468.86万元,进入本周主力资金流入量明显增加,该板块本周合计资金净流入8048.14万元,日均资金流入量为1609.63万元。

  7月以来,该板块主力资金流入的股票有12只,其中,沃尔核材(5936.695万元)、中核科技(3652.867万元)、闽东电力(1865.303万元)、深圳能源(1335.911万元)、上海机电(1307.882万元)、申能股份(1305.906万元)、京能热电(1122.87万元)等7只个股主力资金流入量最高; 7月主力资金流出的个股有5只,分别是东方电气、哈空调、嘉宝集团、方大炭素、兰太实业,其中,东方电气流出量最高,周资金净流出量达到4354.54万元。

  7月以来,核能概念指数由2618.94点开盘,至23日收盘点位为2850.86点,累计上涨237.48点,涨幅9.09%。该指数于7月20日穿越30日均线,如无意外,60日均线将随着下周一开盘而出现被动穿越,阻力位将上移至3000点附近。7月1日至7月16日期间下跌1.01%,振幅为8.37%。本周是该指数呈现快速上涨走势,周一核能概念指数以2560.83点小幅低开,截至本周五收盘,该指数报2850.86点,累计上涨263.89点,涨幅10.20%,跑赢上证指数4.1个百分点。本月以来,有12只核能概念股跑赢上证指数,占核能概念股的70.59%,其中,涨幅超过15%的个股有沃尔核材(27.78%)、中核科技(17.46%)、闽东电力(15.45%)、兰太实业(15.00%)。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4月我国核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比重仅2%,同期法国已达到76.2%、韩国35.6%、欧盟35%、日本24.9%、美国19.7%。根据我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5%,其中核电占4%左右,装机容量8000万千瓦。截至2010年上半年,我国在建核电站规模23台共2500多万千瓦,已核准项目共30台3300多万千瓦,是世界上核电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根据预测,2010-2020年我国核电设备制造业总的市场容量达到5000亿元。在设备采购方式上,对于国内已经基本掌握制造技术的设备,原则上均在国内厂家中招标采购。我国目前在建核电站中,采用二代改进型技术核电站的整体国产化率达80%以上;采用第三代核电技术的机组国产化率也将从30%提高到70%以上,预计2020年国内核电设备平均国产化率将达75%以上。

  新兴能源战略规划,重点推动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向主力能源发展。业内人士认为,此规划会突破快中子堆技术并实现其核电机组商业示范发电,核乏料有效利用和安全处置技术等。

  从经济性上来看,核电站建设成本逐渐降低,田湾核电站造价已降到1510美元/千瓦。约合10000元人民币/千瓦,与风电相当,同时也进一步缩小与常规火电、水电造价的差距。我国已建成核电站上网电价与当地的燃煤标杆电价比较可以看出,核电在经济性上完全具备和火电竞争的实力。

  我国核电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在运行核电装机容量达到7000万千瓦甚至更高到1亿千瓦。而截至2009年底,核电装机容量仅有906.8万千瓦。未来10年,核电装机容量的复合增长率接近20%,核电战略由原来的适“当发展核电”的转变为“积极发展核电”,核电产业的景气周期已来临,我国核电建设将进一步加快进度。

  目前我国已核准10个核电项目28台机组,其中在建规模2500万千瓦24台机组,占全世界在建核电机组的40%以上。显然,在核能建设方面,我国已经率先起跑,为后期“赛程”奠定了胜利的基础。比如在在核电装备制造领域,经过多年的技术引进及合作,除了少数部件,目前大部分设备已具备生产能力,核电站国产化率已有很大提高。我国通过大亚湾的引进和岭澳的消化,通过秦山的建设,基本上掌握了相当于国际上二代水平的主流堆型,即在引进法国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自主化设计,基本实现了自主化制造,占整个成套设备的价值比例达到80%左右。在施工和运行方面已经能够基本自主化。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核电二代、三代技术同步推进。

  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观察,涉及核电概念的上市公司众多,此间也蕴藏了很多的机会。

  核电主设备公司东方电气,主营核岛、常规岛主设备,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已经具备制造百万级核岛和常规岛设备能力的企业。2009年第一季度,公司新承接合同中核电占比22.1%,核电业务成为公司火电业务之后的第二大业务。据中信建投预计,东方电气2010年后核电业绩将大幅释放。此外,有着集团专业分工协作优势的上海电气,虽然在百万千瓦级核电产业中起步较晚,但通过自主创新、技术引进和消化,已经拥有了百万千瓦级核电设备的制造能力。在第三代核电AP1000国产化方面具有优势。作为国内首个具备全套百万千瓦级核电锻件自主提供能力的企业,中国一重也是众多机构看准的个股,公司在国内率先承担了世界首个第三代核电站AP1000核岛全套锻件的制造任务,并已具备了从事核岛主设备制造的基础和条件。为国内8个在建核电项目提供反应堆压力容器或其他核电铸锻件,发展前景可期。

  在下半年投资策略研报中,中信建投认为核电可能成为未来两年新能源领域中发展最快的子行业,建议重点关注核电主设备制造企业东方电气、上海电气,辅助设备制造企业中核科技、南风股份、自仪股份等。

 

 

 

 

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