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
昨日,A股市场跌破7月29日的最低点,上证指数以3112点报收,全天下跌152点,下跌幅度为4.66%,深成指数全天下跌545点,下跌幅度为4.15%。在市场的破位下行中,对于未来的走势市场出现了一定的分歧,多空双方各有自己的理由。
看多的理由主要为:一是国家政策方向没有发生改变。当前的政策转向更多的是基于经济形势变化的微调,出台实质性紧缩政策的可能性并不大。二是资金面充裕格局依旧。因为近期指数型基金的发行并未收紧,反而有进一步宽松的趋势。三是实体经济出现明显复苏迹象。全球经济都已逐步走出低谷显现经济复苏曙光。
看空的理由主要是:一是信贷水平的环比大幅减少,反而明确了货币政策微调的现实;二是受美股及周边股市继续调整的不利影响;三是IPO的开启和加速使二级市场资金压力开始显现;四是基金等机构接近90%的满仓状况,私募基金的纷纷清盘离场,使市场资金后继乏力。
在各方的争论中,有观点提出以史为鉴。不妨选2007年的5.30行情的暴跌、2007年10月25日的暴跌、2009年7月29日的暴跌作为样本,与周三A股市场的长阴K线进行比较。其共同点有:一是经过持续上涨之后的暴跌,这说明市场已积累了大量的获利盘。二是均是前期涨幅最大的品种出现在跌幅榜前列,此类个股的调整的确有消化获利盘,主流资金减仓离场的特征。不过,也有一些典型的不同点,不仅仅是指数所处位置,还在于以后的演变态势。
权重股萎靡拖累市场 震荡上行格局未变
在经历了令投资者胆战心惊的五连阴之后,周二大盘终于迎来久违的反弹行情。但好景不长,周三石化双雄、金融、有色金属等权重指标股的全面回软,尤其是 IPO 重启以来第一只真正意义上的大盘股——中国建筑,在刚刚计入指数后即大幅下挫,盘中更一举跌穿了上市日的最低价 6.21 元,对市场人气打击极大。而在权重指标股集体萎靡不振的拖累下, A 股市场放量暴跌,上证指数快速击穿 3200 点整数大关并直逼 3100 点一线,盘中多方溃不成军,场内恐慌情绪明显加剧,至收盘两市股市跌幅均超过了 4 %。值得关注的是,周三两市成交量出现明显背离,显示出短期做空动能有待于进一步释放。
客观而言,大盘的放量暴跌和权重指标股的的萎靡表现不无关系,事实上,中国石油、中国平安、招商银行、工商银行等权重股的持续下跌对,对两市大盘的下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显然,货币政策“动态微调”仍然对这类信贷政策敏感的周期性行业产生不小的压力。众所周知,这些权重股的表现本身就需要大的成交量来支持,一旦市场资金面压力渐显,而成交量出现明显萎缩,权重股的走势往往差强人意;与此同时,货币政策“动态微调”也意味着煤炭、有色、石油等这些弹性较大周期性行业的产品价格,难以出现预期中持续涨升,从而对这类行业估值水平产生不小的压制作用,正是在这样双重利空的打压之下,权重股板块的萎靡不振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场的颓势。
可以预期的是,当前的政策转向更多的是基于经济形势变化的微调,出台实质性紧缩政策的可能性并不大。因此,我们认为,在资金面充裕格局依旧、实体经济出现明显复苏迹象的情况下,随着政策预期重新回归到继续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 A股市场中长期震荡上行的格局还将延续。
(智多盈投资)
政策方向没有改变 调整恰是入市机会
周三大盘受外围股市回落,低开低走,大盘一度击穿3200点整数关口考验3100点整数关口,市场再度陷入恐慌气氛中,量能放大,至收盘上证收于3112.72点,跌幅4.66%,深证收于12591.7点,跌幅4.15%,两市依然维持低位震荡。
从消息面看,时隔一个半月后,公开市场再度释放信号:央行在公开市场发行的一年期央票收益率仅较前周上涨了2个基点,升幅较前周减少一半,预示历时6周的公开市场微调行将暂告段落。这也说明经过前期的货币政策调控已经初见成效,货币微调已经接近尾声,对股市将形成利好,但是从央行表示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政策看,政策调控将是下半年整体趋势没变,这对短期市场信心打击较大,也使短期市场压力犹存。
从技术上,大盘昨日一举跌穿30日均线后,市场没有出现像样的反抽,而回补7月15日3147的跳空缺口还是继续走低,显示短期市场压力逐步增大,从周K线看,大盘已经回落至10周均线附近,有望在10周线附近企稳。
从盘面看,昨日板块个股呈普跌状态,板块跌幅最小的是房地产板块,但也下跌超过2%,有色金属今日继续领跌市场,有色供水供气、石油行业、煤炭行业、飞机制造、造纸行业、交通运输等也跌幅较大,板块跌幅都超过5%。
大盘经过大半年的上涨,出现下跌也是很正常,毕竟市场获利盘相当丰厚,所以一但出现下跌,下跌幅度也较大。造成短期的大幅下跌主要还是短期政策的不确定因素,从目前市场看大盘人气涣散,特别是今日大盘走出逐波下跌走势,市场收出光头光脚的大阴线,也使短期大盘上行压力增大。但从经济的大方向判断就不难发现,市场出现中期调整的几率非常小,首先国家政策方向没有发生改变,虽然上半年流动性充裕造就反弹,下半年国家宏观政策微调是为了各行业全面复苏,有利于股市长期走好。其次全球经济都已逐步走出低谷显现经济复苏曙光,7月经济数据显示我国出口降幅收窄,一旦外围经济复苏拉动国内出口,那中国经济必然腾飞。所以市场调整不必恐慌,调整下来恰恰是我们再次入市的机会。
(国诚投资)
颈线位有效跌破 中期顶部已然确立
昨日市场呈现出放量下挫的走势。早间消息面上,隔夜美股继续调整。国内方面,上周,新增A股开户数为66.12万户,较前一周的69.9万户微降5.4%。宏观经济数据的明朗并未使市场信心得到恢复,信贷投放数据反而明确了货币政策微调的现实。受外盘影响,早间沪深股指双双低开,其后基本没有出现任何有力的反弹便单边下行,成交量也出现明显放大,资金汹涌出逃的迹象极为明显。最终沪深股指双双收出放量长阴,近期构筑的双头颈线位3174点已经被有效突破,中期顶部已然得到确立。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7月份宏观经济数据。数据出来之后,市场各方普遍争论较大。尤其是关于CPI和PPI数据,同比和环比的截然相反,令市场各方对于通胀还是通缩各执己见。不过总体来看,7月份宏观经济数据没有太多的超市场预期的地方,市场对此反应明显较为冷淡。尤其是7月份信贷投放的迅速萎缩,尽管仍属于“微调”范畴,但对市场带来的震动已经相当之大。可以预期的是,一旦“微调”结束,进入到力度更大一些的调整,后面的几个月资金面面临的状况将较为艰难。而且,近期大小非又有再度掀起减持狂潮的迹象,对于这样一些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市场参与者,一旦市场趋势改变的话,任何一个价格都将难以阻止其卖出的冲动。而基金等机构接近90%的满仓状况,私募基金的纷纷清盘离场,都使得市场资金后继乏力,最终的买单者,除了基民,或许就是刚刚从银行里搬家到股市的存款。
目前的市场,趋势已经改变,顶部已经基本形成,后期的走势,无疑将是克隆2008年而已。
技术上,上证综指在上一交易日收出低位阳十字星后,昨日再度放量下行,表明昨日的十字星只是一个中继形态。尤其是昨日的下跌,既跌穿了30日均线这一重要支撑位,也跌穿了双头形态的颈线位3174点,正式宣告大级别调整的展开。按照双头向下突破颈线位的量度跌幅来计算,指数调整的目标位将指向上证综指2870点一线。昨日成交量的再度放大,表明更多的筹码开始松动出逃,目前尚处于下跌初期,不宜盲目进场抢反弹,而宜逢反弹即减仓为主。
(东海证券)
高位巨量长阴 已显滞涨信号
8月12日,沪深股指跌幅都超过4%。上证指数收于3112.72点,跌4.15%,成交1627亿元;深成指收盘12591.66点,跌4.15%,成交824.5亿元。两市1561只个股下跌,11只跌停,4只涨停。
我们认为,第一,冲高反弹行情暂告一段落,中期调整格局可能得到逐步确认;第二,当正式调整趋势形成后,其下跌的空间将超过多数的人预期;第三,60日均线有望获得一定支撑,但建议操作中控制仓位,借反弹减磅。
今年以来反弹特别是六七月份冲高的两大基础的支撑动力已渐不足,高位压力之下,可能不进则退。首先,今年行情的两大动力一是流动性日益充裕;二是基本面预期不断改善,但从流动性来看,货币政策“外松内紧”,放贷已现压力,流动性对股市的溢出效应将被削弱,另外,IPO的开启和加速使二级市场资金压力开始显现;从基本面来看,随着市场预期的不断上调,而业绩反映滞后,可能正在从前期“没那么差”逐渐转为“可能没预期的那么好”,目前的估值已隐含了过于乐观的预期,而从7 月份宏观数据看,经济复苏的进程会有所波动,一旦投资者预期落空并开始下调,下行风险将显现。
其次,8月12日的大跌,尽管成交量与跌停家数少于7月29日,但从连续缩量后的放量来看,显示多杀多的涌现、市场的恐慌心理及获利盘回吐带来的抛压,光头光脚的大阴线更显示盘中多方反击力度之弱,以致曾唯一飘红的房地产板块亦未能幸免,空方压力之大使得多方难以招架;第三,权重股大幅杀跌,地产股护盘失败,特别是中石油及三大行纷纷下探甚至跌破60日均线,使得中期调整的概率加大。
8月12日大跌距7.29大跌行情整整两周,高位巨量大阴线,已显示出止涨信号,谨防构成中期头部。从中期趋势的指标看,8周均线已经失守,周SAR指标也初露变盘信号,30日和60日均线的得失可视为大盘强弱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昨日,30日均线被一举击穿,短线很可能将下探60日均线寻找支撑,30日均线的失守预示调整格局的初现,而一旦60 日均线被跌破,则可以进一步确认中期调整的形成,后市不乐观。
(申银万国)
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