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
本周沪深两市气势如虹,一举突破年线这一重要的心理线,市场的炒作投机气氛有所抬头。主要体现在对高分配高转增、薄膜太阳能、“核高基”题材股等相关个股的炒作,走势龙头品种多数已经开始脱离基本面的支撑。
周末大盘又出现震荡走势,周五上午在获利盘的抛压下股指一度击穿了5日均线,但随后券商、商业类股的发力带领股指短暂翻红,然而尾盘的再次跳水给后市留下了一个疑问,最终收出一根小阴线。
上涨动能仍有加强趋势
目前,投资增速继续超预期反弹。据统计,3月份单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3%,较今年1-2月份同比增速上升了3.8个百分点,且远高于去年12月份单月22.3%的增长,也超出市场之前的预期。特别是前期拖累投资增速快速他们依然维持房地产行业调整仍将继续的判断,预计未来房地产市场的演变会经历一个由价格缓慢下降到快速下降的过程。因此房地产投资增速将有可能继续回落,其对其他行业的负面影响也将深化。新开工项目投资大幅提升。政府的刺激投资政策在新开工项目投资上有明显反映。今年1-3月份新开工项目投资增长87.7%,较去年全年大幅提升了82.3个百分点,较今年1-2月份也继续上升了0.2个百分点。在去年11月份以来银行大规模放贷的配合下,大量基建项目已经迅速落实并付诸实施。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复苏的路径抱有信息。
目前上涨动能还没有结束,机会仍然存在。4月份,A股流动性依旧十分宽裕,尤其是基金发行进入小高潮,而基金股票市值占比仍然不高。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刚过半,除了已结束募集的基金外,有8只基金正扎堆发行,5只基金正准备破壳出生。
自从去年11月启动的A股反弹行情以来,新基金上市明显增快,进入2009年,新基金发行、募集情况更是随股市的升温而不断沸腾,基金上市发行已摆脱延迟募集、规模偏低等不利因素影响。近日,建信、诺安两基金公司宣布,旗下各有1只债券型基金获批发行。另外,近期包括浦银、国泰、万家三家公司旗下各有1只偏股型基金获得批准发行。其中,万家精选股票、国泰区位优势分别于4月13日、4月20日开始发行,浦银安盛精致生活也将于近期发售。 在目前市场总体趋好的背景下,投资者投资热情逐步上升,加快新基金的审批速度则为市场继续添柴。
警惕局部风险
尽管机会犹存,但近期随着低估值股票的逐渐减少,市场风险已经开始显现,控制仓位应当提到议事日程。近期深交所数次发文提醒风险,值得投资者深思。
第一次,4月8日深交所提醒:投资创业板应关注七类风险。
首先,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多处于成长期,规模较小,经营稳定性相对较低,总体上投资者风险大于主板,因此更适合于那些具有成熟的投资理念、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市场分析能力的投资者。深交所投资者教育中心提醒,创业板是一个全新的市场,其上市公司的特点和市场规则安排等都与主板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并且市场风险相对要高一些,投资者在入市前需尽量了解创业板市场的各种风险,以下几种类型的风险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一是公司经营失败或其他原因导致退市的风险;二是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的诚信风险;三是股价大幅波动的风险;四是创业企业的技术风险;五是公司价值评估的风险;六是交易规则改变及停牌带来的风险;七是投资者盲目投资及违规交易的风险。
深交所还表示,创业板上市公司不一定都会获得高收益。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来说,主要应关注公司是否具有持续成长能力。在判断创业企业的价值时,要重点关注其与不同于成熟企业的一些基本特征,如高成长性往往具有非线性成长的特性,自主创新能力强,人力资本的作用突出,对股权融资的依赖性较强等。同时,还提醒,对创新型企业估值需有“动态”思维 。
第二次,4月14日深交所提示概念炒作风险货真价实才是根本。
针对证券市场“概念炒作”此起彼伏,深交所投资者教育中心14日发文提示风险,文章称,概念终究是虚的,必须以企业的盈利为基础,只有“货真价实才是根本的长久之计”。文章指出,由于投资者“注意力的连锁反应”,证券市场的所谓“概念炒作”可谓层出不穷,甚至成为了一种“主流”的投资文化。从网络概念到奥运概念,从医改概念到当下的创投概念,A股市场中因为中小投资者居多,概念的光环往往更容易引起投资者的注意力和关注度,并且由于连锁反应和“自我实现”,一轮一轮的概念炒作带来了“热点”,带来了“话题”,但更多的是带来了“教训”。投资者一定要警惕“概念炒作”中的风险和危害。
深交所指出,概念可能意味着对市场未来走向的深入挖掘,但也可能仅仅是一个市场炒作的借口,甚至就是一个自欺欺人的幌子,投资者一定要睁大“火眼金睛”,仔细辨别各类纷繁复杂的“概念”。概念终究是虚的,只有公司拥有良好的现金流量、不断增长的盈利能力、不断增长的市场占有率,才能受到市场的最终认同,能给投资者带来真金白银的才是真的好公司。
他们特别提请投资者注意的是,最近一段时期,特别是随着创业板市场建设的深入,市场又形成了热捧创投概念之风。在这类概念面前,投资者应该认真总结以前曾经炙手可热的概念股炒作的经验教训,认真了解创投行业的运作机制与风险,认真分析所谓创投概念公司是否“货真价实”,减少盲目跟风的随意性,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并且,创投概念股已经被反复炒作,继续追高的风险已经相对比较大,投资者更应该注意防范风险。
第三次,4月17日深交所再度提醒:投资创业板应关注七类风险
在今年以来的强势反弹中,资金加速涌进市场进行疯狂的炒作。高送转概念、军工概念、创投概念乃至现在的“核高基”概念都是资金追逐的焦点,而像浪潮软件这类的牛股无疑是热点中的焦点。在游资“钱”潮汹涌的推动下,股价疯狂飙升。近期最牛股浪潮软件在其第二个涨停时的成交量达3287.21万股便已创出新高,随后该股一直保持了较大的成交量。最近涌现了很多连续放量上攻的牛股,投资者似乎失去理性,疯狂地追高介入热门题材股。在这种时刻,深交所反复提醒投资者关注风险,可谓意味深长,值得投资者深度思考。
从关注趋势到关注估值
本论行情一来,趋势投资成为市场风格的热点,跟随涨升趋势成为盈利的重要策略,而随着部分股票估值水平的不断提高,投资者应该注意市场风向的转换,从关注趋势到关注估值。
证综指在经过近五个月的时间跨度、50%左右的指数涨幅后,市场可能已经迈入早期复苏阶段。估值已经取代政策与情绪因素成为影响市场运行的最主要变量。在估值的作用下,一些业绩难以支撑其股价的个股后期可能会出现较大程度的调整。
中原证券研究员称,中长期行业配置除了紧跟政策外,更应关注微观主体运营环境和经营状况。在经济触底和复苏过渡阶段,行业的分化将逐步显现,我们抓住需求和利润两个核心指标,稳健配置
经济利润成为宏观的长期观察点,市场迎来了一季度数据的考验。国家统计局16日公布的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显示,一季度经济增长6.1%,创1992年以来季度经济增长的新低,但整体上仍略好于预期。一季度我国宏观经济运营数据显示,整体上经济增速创17年以来的新低,外贸出口大幅下滑。
尽管外部经济依然风雨飘摇,但内需的逐渐企稳回暖显示,前期管理层烟熏火燎式的保增长政策逐步显示了成效。这些成效主要体现为内需的逐渐回暖与企稳。而且在外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一季度经济运行呈现出了新的运行亮点。天相投顾研究员称这些成效与亮点构成了保增长背景下的星星之火,并给予市场与公众复苏的预期。浙商证券研究员则提出,虽然GDP同比增幅较去年四季度相比有一定的下滑,但环比回升的势头十分明显。复苏的势头有望在未来的两三个季度得到延续。
企业利润则成为微观的观察点,招商证券研究员则提出,企业利润同比将逐季回升。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相对经济同比增长略微滞后,因为以成本计价的固定资产折旧在需求下降时会持续削弱企业盈利,但一旦需求恢复正常,由于需求衰退时的裁员等削减成本的行为,使得单位产品的人力等成本下降,利润增速将大幅回升。再度关注业绩支撑也可能成为下一步市场投资的重要特点。
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