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春潮拍岸 股市繁荣能否持续
2009-04-13
分享至:

“春潮是你的丰采,惊涛是你的气概。”

流动性春潮泛起,3月份再度以1.89万亿元的新增贷款惊涛拍岸,这还只是“潮头”。本周将要公布的一季度GDP和CPI数据,更将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春潮”是否有效地浸润实体经济的土壤,并且孵化出生机。

而在金融市场上,流动性像那东海季风,所到之处,春暖花开。枯荣有数,债券市场曾是刚刚过去的最寒冷半年的火红腊梅;如今却是人走茶凉。

上证国债指数从去年9月初的114.01点一路涨至12月31日的121.53点,回调后在今年2月份又走出了一波上涨行情。上证企债指数从去年9月119.23点涨至今年3月134.25点。但是进入4月,上证国债指数和企债指数走出了一条向下的抛物线。

债市的幸福建立在宏观经济的痛苦之上,但宏观经济的气色看起来日渐红润。PMI (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连续4个月上升,到3月份已达到了52.4;进出口数据的跌幅3月明显收窄,贸易顺差升至185.61亿美元。当然,还有一季度4.58万亿元的新增信贷。充足的流动性还有可能再度造成通胀,这也是债市的天敌之一。

而按照联合证券的表述,此时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已经发生转变,这种转变成为造就股市“衰退中繁荣”三大条件最关键的一条。另外两大条件(财政政策和广义货币供应量增加)则已经具备并已经推动了不小的涨幅。

联合证券选取了与我国股票市场参与群体类似、风险程度非常小的交易所企业债(AAA)长短期利差作为无风险收益率的参考指标。利差逐渐变窄也可以说明社会平均无风险资本报酬率逐渐下降,市场的风险偏好提升,意味着股市的吸引力增大。

兴业证券用来对比的数据更为直观:目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3.1%左右,A 股整体市盈率的倒数比其高出2.33个百分点,从2000年以来这一差值的平均值约为1.12个百分点。不过,中盘股、小盘股的滚动市盈率分别达到38倍、42倍,而大盘股仅17倍左右。

联合证券的研究员还计算了共同基金、保险机构、券商、散户资金、QFII、中期票据(可能用于央企增持)等6项潜在的资金来源,二季度证券市场可能的最大资金供给量为16396亿元,如果剔除使用情况不明的中期票据,最有可能投入A 股市场的资金总量约为13000亿元左右。

流动性推动的股市繁荣能否持续,还要看经济基本面的复苏能否跟上。上市公司一季报即将密集公布,市场预期数据不会好看。但业绩毕竟是过去时,是滞后指标。PMI指数常被作为领先指数来使用,但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在报告中证明,中国的PMI指数由于其自身特点,领先性并不强,基本上只是个同步指数。

今年2月和3月,全部A股月度换手率分别为105.66%和90.59%,如此之高的换手率说明,流动性行情究竟还是让人心里打鼓,投资者都在谨慎地观察下一个接棒者。

流动性过于澎湃,其后患也是显而易见的。它很容易引起资产价格泡沫。过去一两个月,部分基本金属和农产品的国际价格涨幅不小。

中金公司4月7日则在报告中论述了潜在的通胀压力。各国央行纷纷采取定量宽松的方式注入流动性,加上各国货币竞争性贬值,能源及其他大宗商品价格可能趋于更为波动。中国是石油及基础金属等主要资源的净输入国,又是以出口为导向的高外贸依存度经济体,因此能源及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将给中国带来输入性通胀。加上国内充沛的流动性,将大大增加中国潜在的通胀压力及政策不确定性风险。

今年3月末,M2(广义货币供应量)余额同比增长25.51%,增幅比上年末高7.69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5.11个百分点;这一速度已经远远高于央行拟定的全年增长17%的目标值。一般而言,这种情形下央行调控流动性的操作力度将会加大,但其更重要的依据应该是一季度甚至更长区间内的GDP和CPI,以确认经济复苏的程度能够经受多大力度的流动性调控。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