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
![]() |
设立于1970年的房地美是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
美国时间7月13日晚间,美国财政部和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出手救助因次贷危机而陷于资金困境的美国最大两家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FannieMae)”和“房地美(FreddieMac)”,以提振市场信心,避免这两家“巨无霸”金融机构的困境进一步冲击美国经济。
受该消息提振,周一美股及欧洲股市皆跳高开盘。
“贴现”+提高信用额度
房利美和房地美分别设立于1938年和1970年,是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的主要资金来源,所持或担保的住房抵押贷款总额约5.3万亿美元,几乎占全美住房抵押贷款总额的一半。
根据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2007年联合发布的“海外持有美国证券情况的报告”,中国是这两家公司排名第一的外国债权人,持有3760亿美元公司债券,接下来依次是日本、开曼群岛、卢森堡和比利时等,海外投资者共持有1.3万亿该公司的债券。
受次贷危机和美国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房利美和房地美资产严重缩水,负债飙升。美国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上周发表报告称,为避免破产,两公司需融资750亿美元。公司股票随后几天遭市场恐慌性抛售。据报道,成立当初,房利美仅有150亿美元债务,现在债务已达8000亿美元,房地美的债务为7400亿美元。
美联储13日发表声明说,如有必要,美联储将对这两家非银行融资机构开放“贴现”窗口,即像对待商业银行一样,按2.25%的贴现率为它们提供直接贷款,以解决融资困难问题。这些贷款将由美国政府担保。
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表示,必要时财政部可能会购入上述两家两家机构的股票。但具体入股情况尚未公布,不过据相关人士估计,相关金额可能高达150亿美元。
根据计划,美国财政部将提高房利美和房地美的信用额度。作为“政府资助机构”,美国国会40年前设定,两公司的信用额度上限为22.5亿美元,这一限额沿用至今。
新的信用额度将由美国财政部决定,但需经国会批准。财政部还承诺,如有需要,并经国会批准,美国政府将购入两家公司的普通股,向公司注入短期所需资金。
此外,美联储还将在两家公司救援方案在国会审理期间扮演“法律顾问”的角色,为两公司制定资本金要求、金融安全和标准等。
救市信号强烈
上述拯救次贷危机的举措将成为美国财政部现行贷款政策的补充,本周将在美国国会表决。保尔森希望国会能尽快批准这一揽子救助计划。但是保尔森再次否认了政府接管的可能性,“房利美和房地美在我们的住房融资体系中处于枢纽地位,必须继续以现有股份公司的形式存在。”
房利美和房地美属于由私人投资者控股,但受到政府支持的特殊金融机构,主要业务是从抵押贷款公司、银行和其他放贷机构购买住房抵押贷款,并将部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后打包出售给境内外投资者。两公司同时借助政府背景,低息向债券市场融资,向房贷市场注入流动性资金。
一旦房利美和房地美破产或遭政府接管,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流动性可能瞬间“凝固”,从而加剧风雨飘摇的美国楼市困境,甚至危及美国整体经济增长。
据分析,美国政府宣布这一拯救计划,旨在向证券市场和债券市场发出强烈信号,即政府将鼎力支持房利美和房地美,从而提振市场信心。自去年8月份以来,上述两家公司的股票价格跌幅超过80%。
房利美和房地美计划于当地时间14日上午拍卖总额30亿美元有价证券。美联社说,上述措施是否有效,将在当天经受市场考验。
本周美国方面包括通胀、房地产、制造业、零售方面数据将陆续公布,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将向参议院提交半年度货币政策证词,众多大企业及银行将公布第二季度财报,市场将借此全面深入研判美国经济现状。
瑞银表示,尽管美国财政部对房利美与房地美进行紧急援助,但市场对风险的恐惧情绪依然没有得到缓解,这表明美国金融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紧张阶段。
事件起因
一封举报信加速IndyMac银行破产
早报记者沈雁飞
总部在美国加州、专门发放住房贷款的银行IndyMac(IndependentNationalMortgage独立国家房贷公司)上周五晚些时候被美国储蓄管理局宣布关闭,监管机构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迅速接管抵押贷款银行IndyMac。FDIC称,这是继FirstRepublicBank在1988年倒闭之后的美国历史上第三大银行破产事件,评论认为这突显了美国房市的困境。相对于其530亿美元的保险资金,该银行的破产成本介于40至80亿美元之间。FDIC尽可能维持新银行的正常运营,并计划为IndyMac寻求一位买家。
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的IndyMac是美国最大的存贷款银行之一,总资产约320亿美元。
IndyMac银行在11个营业日里被恐慌的客户提取了逾13亿美元。6月26日,纽约州参议员查尔斯·舒默向银行监管部门写信讨论IndyMac能否生存。此信公开后,该行便出现挤兑风潮,7日IndyMac裁减其一半员工并停止大部分抵押业务。
美国储蓄管理局局长约翰·瑞奇认为,舒默参议员令该银行“心脏病发作”。舒默随即作出反击。他表示,若美国储蓄管理局履行了身为监管机构的职责,阻止IndyMac继续实行不恰当的且宽松的贷款政策,就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美国储蓄管理局不应该胡乱指责,而是应当切实履行职责,防止将来出现更多IndyMac这样的事例。
IndyMac财务状况一直存在疑虑。该行曾对收入和资产不明者发放放贷,并将大量此类放贷转售给金融机构。今年次贷与住房市场危机加重,住房贷款延期付款拖欠率升高,导致IndyMac的账面资产缩水严重。
FDIC网站显示,IndyMac资产约为320.1亿美元,截至3月31日的总存款为190.6亿美元。该行在全美范围拥有约7万亿存款中,其中37%左右存款不受联邦储蓄保险保护。
IndyMac关闭时有大约10000储户没有投保,涉及存款约10亿美元。FDIC已经开始联系这些未投保储户,将赔偿50%的存款额。
据FDIC估计,相对于其530亿美元的保险资金,该银行的破产成本介于40至80亿美元之间,占FDIC存款保险基金的10%。RCM的全球金融类股研究联合主管AdamCompton说“IndyMac是个基本上100%投资于抵押贷款资产的公司,我们处于一个糟糕的抵押贷款市场中,该公司没有资本,这点很明显。”
FDIC将尽力维持新银行的正常运营,并计划将其升值后再出售。据华尔街日报引述FDIC数据,据悉,周一IndyMac将会FDIC监管下的IndyMac重新开业,目前所有已投保的IndyMac银行储蓄账户均被转移至IndyMacFederalBank。
外围影响
中国3760亿美元涉案保尔森甘愿“埋单”
2008年5月1日美国众议院批准总值三千亿美元的房屋市场援助计划。
根据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2007年联合发布的“海外持有美国证券情况的报告”,中国是这两家公司排名第一的外国债权人,持有3760亿美元公司债券,接下来依次是日本、开曼群岛、卢森堡和比利时等,海外投资者共持有1.3万亿该公司的债券。也就是说,一旦这两家金融机构破产,中国的3760亿美元投资将遭遇重创。
也正因此,美国国内反对政府接手这两家公司。他们认为,此举事实上是用美国纳税人的钱,补偿投资失利的中国和其他海外投资者。因为既然属于“非政府担保债券”,投资者获得了高于国债的利息,就不应该享有政府担保和拯救。
标普稍早一份报告提示这可能招致的“美国大规模财政危机和美国主权信贷评级被降级的威胁”。然而,美国政府不能坐视不管。即使面对可能降低信用评级的风险。
美国财长保尔森周日在一份声明中指出:“房地美和房利美保持实力对于稳定金融系统和市场信心而言至关重要,因此,随着监管结构的优化,我们必须采取措施稳定当前的局面。”
房地美和房利美均为美国国会为保证住房贷款市场资金流动而立法设立,为私人股东持有的纽交所上市公司。
两家联邦房贷公司共拥有或担保价值5.3万亿美元的住房贷款,占整个美国应收住房贷款总额的近一半。任何一家如陷入危机,将对住房市场与整体经济带来严重影响。
报告显示,从2004年到2007年,中国对美国证券的持有从3410亿美元三翻至9220亿美元,且偏重债券投资。从次贷初现端倪迄今,中国对美国债券的持有中国增幅高达32%。
美财长保尔森此前曾指出,持有房利美及房贷美债券的人遍及“世界各地”。被认为是美国财政部承认两家机构对于美元的重要性。
昨日,美元延续上周暴跌之后的弱势反弹。截稿时间,道琼斯盘中指数。投资者同时担心大量融资将冲稀股份。有分析师指出,一些华尔街投资银行将因大量持有两家联邦房贷公司所担保的住房贷款抵押债券以及两家公司的债券而遭受损失。
房利美和房地美计划于当地时间14日上午拍卖总额30亿美元的3月期和6月期有价证券。
美国拯救次贷危机大事记
2007年2月13日美国抵押贷款风险开始浮出水面。
2007年8月11日美联储一天三次向银行注资380亿美元以稳定股市。
2007年8月17日美联储降低窗口贴现利率50个基点至5.75%。
2007年9月18日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4.75%。
2007年10月13日美国财政部帮助各大金融机构成立一支价值1000亿美元的基金(超级基金),用以购买陷入困境的抵押证券。
2007年12月7日美国总统布什决定在未来五年冻结部分抵押贷款利率。
2008年1月22日美联储紧急降息75个基点。
2008年1月30日美联储降息50个基点。
2008年2月19日美联储推出一项预防高风险抵押贷款新规定的提案,是次贷危机爆发后采取的最全面措施。
2008年3月7日美联储宣布两项新的增加流动性措施:定期招标工具,决定开始一系列定期回购交易。
2008年3月17日美联储意外宣布调低窗口贴现率25个基点,到3.25%。
2008年3月19日美联储宣布降息75个基点,并暗示将继续降息。
2008年3月24日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委员会允许美国联邦住房贷款银行系统增持超过1000亿美元房地美和房利美发行的MBS。
2008年4月30日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并在会后声明中去掉了“经济增长仍然面临风险”的措词。
2008年5月1日美国众议院批准总值三千亿美元的房屋市场援助计划。
记者观察
次贷远未走远
早报记者沈雁飞
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马斯金说:“次贷危机是美国政府的一个错误。”所以次贷以来,美国政府一直在做知错就改的事情,甚至不惜被指责矫枉过正。
最大的手笔,今年3月份保尔森曾经提出美国“金融界大部制改革”的系列方案,激起各界普遍的反对,包括奥巴马和麦肯恩。于是保尔森解释说:“这一系列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并不是对当前金融市场动荡的一种回应,并且在金融动荡解决以前,该提案不应该加以实施。
这不是让步,改革还没有正式开始。
直到本月7日,美联储(FED)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7日宣布达成信息共享协议。将其次贷危机以来信息共享的措施合法化。美联储超强的融资能力与监管权力的扩大为金融市场的稳定带来保障,缺乏安全感的市场早无暇顾及美联储顶着道德风险的僭越。
至此,喧嚣已久的美国“金融界大部制改革”初见成效,并且还将继续。
马斯金还有一句话:“政府错在似乎已经彻底放手,纯粹让市场自己做判断。”放纵已久的投行承受着惩罚性监管,而行走江湖的房贷公司周末得到了来自于美联储和财政部忍痛的关照。美联储周日宣布批准以2.25%贴现率给房贷美和房地美两公司贴现注资,财政部也同意必要时候购买两公司150亿美元的股票。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过度消费是次贷危机的市场归因。在美国,很多人正在苦吞这一恶果。美国政府正在为消费者信心指数下跌苦恼,美国居民也因为一路走高的油气价格,逐渐的转变自身的消费习惯。
次贷危机虽然在整个美国金融市场中仅仅是一个局部市场,然而却从蔓延到整个美国,再到整个世界,在美国亟需流动性支持的时候,多余的流动性却在整个世界游走,疯狂地侵蚀大宗商品市场,油价、粮价一路飙升,在新兴国家市场兴风作浪。
3月份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因次贷危机破产后,有媒体评论说,联储的重心已经转移到通胀了,次贷已经平息了,上周五,抵押贷款银行IndyMac破产彻底粉碎了这种谬误。
次贷危机远远没有结束。就在前天举行的一次亚洲房地产研讨会上,美国加州大学的约翰教授还对早报记者说,次贷危机影响将继续加深,情况可能要到2010年后才会有所好转。
我们不知道下一个会是谁?
在做出了近万亿的注资、7次大幅降息、5大央行联手、1500亿美元减税政策等一些列“大手笔”救赎之后,联储还要继续行动。
如清华大学中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周世俭所言:“别人说次贷危机过去了,但我们还要时刻保持警惕。”
来源: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