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
中国经济仍处软着陆通道中,自去年十月以来,紧缩性货币政策不断,连续4次加息、6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行政性价格调控,节能减排控制能耗,房地产连续严厉调控政策,汽车等取消购置补贴,这些紧缩政策的效果逐步体现出来,房地产投资将减速,经济景气程度将稳步回落。从先行指标来看,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自去年12月以来连续回落3个月,今年3月份因季节 性因素回升至53.4,但与09、10年相比,回升幅度明显偏弱,环比仅回升1.2个百分点,而09、10年则环比分别回升3.4、3.1个百分点。从微观数据来看,企业原材料库存以及下游消费品行业尤其是耐用消费品增速回落,这些都可以印证整体需求有放缓迹象。目前经济运行的主要风险仍然是通胀,由于周期性因素和劳动力成本等结构性因素的叠加,通胀及通胀预期都将很长时间保持在较高水平,对于通胀的趋势判断成为行业配置的重要线索。
从政策面看,控制通胀预期成为2011年首要目标,多次加息和上调准备金等政策措施是可以预见的,特别是上半年。另外,欧洲进入加息周期,市场更为关注美联储会否加息。如果油价继续大涨, 美国通胀压力增加,也无法排除美联储意外升息的可能。这些都成为我们判断国内通胀和经济走势的不可忽视的因素。总体上,我们预计,证券市场总体不具备大幅上涨的机会,但结构性机会和阶段性上涨的行情还是值得期待的。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年,重大投资计划实施的力度比较大,二季度进入全面建设期,积极财政政策对新兴产业和民生保障工程的支持值得期待。
投资方向上,我们认为二季度政策紧缩频率可能略有放缓,呈现前紧后稳的格局。金融板块,石化,交通运输,通信,煤炭、和部分消费值得重点关注。主要理由:
(1)在经济放缓程度尚不明朗,低估值并处于历史低位的大盘权重板块继续成为资金得避风港。
(2)一季度信贷紧缩和实体经济需求依然相对旺盛的背景下,银行业息差扩大将超越市场预期,银行板块仍具备跑赢大盘的能力。
(3)关注部分估值进入合理区间的增长性确定的消费品公司,如白酒、零售等,此类公司估值已进入合理区域,可逐步加大关注。
(4)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可能会带来资源类股票的阶段性机会
(5)紧密跟踪前期涨幅较大的水泥、工程机械,钢铁等中游投资品行业数据,逐步退出,积极调仓,继续增加低估值板块的配置。
来源:万家精选基金2011年一季度季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