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名称  基金代码  净值日期  当日净值  累计净值  日增长率  今年以来 申购
万家债券 161902 2017-06-20 1.0896 2.1193 0.20% -0.20%
万家稳增A 519186 2017-06-20 1.0983 1.5383 0.05% -0.17%
万家稳增C 519187 2017-06-20 1.0839 1.5039 0.06% -0.36%
万家添利 161908 2017-06-20 0.8943 1.4931 0.08% 0.42%
万家恒利A 519188 2017-06-20 1.2550 1.2550 0.02% -0.32%
万家恒利C 519189 2017-06-20 1.2260 1.2260 0.02% -0.62%
万家双利 519190 2017-06-20 1.0823 1.1497 0.23% 0.99%
万家强债 161911 2017-06-20 1.0123 1.2923 0.15% 0.88%
万家恒瑞A 003159 2017-06-16 0.9797 0.9797 0.05% 1.58%
万家恒瑞C 003160 2017-06-16 0.9764 0.9764 0.04% 1.38%
万家恒祥A 519208 2017-06-16 0.9824 0.9824 0.01% 1.23%
万家恒祥C 519209 2017-06-16 0.9795 0.9795 0.01% 1.04%
万家鑫璟A 003327 2017-06-20 1.0059 1.0219 0.05% 1.89%
万家鑫璟C 003328 2017-06-20 1.0048 1.0198 0.05% 1.73%
万家鑫安A 003329 2017-06-20 1.0057 1.0183 0.06% 1.67%
万家鑫安C 003330 2017-06-20 1.0055 1.0166 0.05% 1.57%
万家家享 519199 2017-06-20 1.0134 1.0134 0.07% 1.18%
万家恒荣A 519206 2017-06-16 1.0131 1.0131 0.02% 1.01%
万家恒荣C 519207 2017-06-16 1.0108 1.0108 0.02% 0.83%
万家鑫通A 003522 2017-06-20 1.0158 1.0158 0.07% 1.25%
万家鑫通C 003523 2017-06-20 1.0146 1.0146 0.06% 1.15%
万家鑫稳A 003520 2017-06-20 1.0037 1.0037 0.18% -0.18%
万家鑫稳C 003521 2017-06-20 1.0028 1.0028 0.18% -0.29%
万家和谐 519181 2017-06-20 0.9767 1.9820 1.81% 4.52%
万家双引擎 519183 2017-06-20 1.4405 2.1305 0.13% 1.57%
万家优选 161903 2017-06-20 0.8387 2.6153 0.44% 3.29%
万家精选 519185 2017-06-20 1.6711 2.2461 0.16% 5.49%
万家新利 519191 2017-06-20 1.0304 1.3120 0.16% 6.83%
万家瑞兴 001518 2017-06-20 1.2886 1.9286 0.15% 7.17%
万家瑞丰A 001488 2017-06-20 1.1065 1.1065 0.28% 2.63%
万家瑞丰C 001489 2017-06-20 1.0738 1.0738 0.27% 2.24%
万家品质生活 519195 2017-06-20 1.3233 1.3233 2.30% 10.43%
万家瑞益A 001635 2017-06-20 1.1467 1.1467 0.05% 2.86%
万家瑞益C 001636 2017-06-20 1.1332 1.1332 0.05% 2.64%
万家蓝筹 519196 2017-06-20 1.2184 1.2184 2.05% 8.15%
万家瑞和A 002664 2017-06-20 1.0176 1.0356 0.14% 1.47%
万家瑞和C 002665 2017-06-20 1.0162 1.0332 0.14% 1.38%
万家颐达 519197 2017-06-20 0.9869 0.9869 0.14% -0.42%
万家颐和 519198 2017-06-20 0.9951 0.9951 0.13% 0.33%
万家瑞旭A 002670 2017-06-20 0.9969 0.9969 -0.01% 0.03%
万家瑞旭C 002671 2017-06-20 0.9953 0.9953 -0.01% -0.08%
万家瑞盈A 003734 2017-06-20 1.0272 1.0272 0.02% 2.57%
万家瑞盈C 003735 2017-06-20 1.0259 1.0259 0.03% 2.47%
万家瑞祥A 001633 2017-06-20 1.0310 1.0310 0.10% 3.18%
万家瑞祥C 001634 2017-06-20 1.0298 1.0298 0.09% 3.08%
万家瑞富 001530 2017-06-20 1.0275 1.0275 -0.05% 2.67%
万家瑞隆 003751 2017-06-20 1.0184 1.0184 0.03% 1.56%
万家180 519180 2017-06-20 0.8366 3.1766 -0.32% 6.37%
万家红利 161907 2017-06-20 1.5409 1.5409 -0.11% 7.28%
成长分级 161910 2017-06-20 1.0055 1.7419 0.73% 3.12%
成长A 150090 2017-06-20 1.0234 1.2928 0.01% 2.34%
成长B 150091 2017-06-20 0.9876 2.1911 1.49% 3.94%
万家上证50ETF 510680 2017-06-20 1.9504 1.9504 -0.37% 8.46%
万家恒景A 519210 2017-06-16 1.0074 1.0074 0.03% 0.59%
万家恒景C 519211 2017-06-16 1.0054 1.0054 0.04% 0.41%
万家家泰A 003908 2017-06-20 1.0025 1.0025 0.00% 0.25%
万家家泰C 003909 2017-06-20 0.9994 0.9994 0.00% -0.06%
万家家盛A 003910 2017-06-20 1.0021 1.0021 0.01% 0.21%
万家家盛C 003911 2017-06-20 1.0006 1.0006 0.01% 0.06%
万家鑫享A 003747 2017-06-16 1.0106 1.0106 0.02% 1.06%
万家鑫享C 003748 2017-06-16 1.0093 1.0093 0.02% 0.93%
万家鑫丰A 004079 2017-06-20 1.0144 1.0144 0.05% 1.44%
万家鑫丰C 004080 2017-06-20 1.0138 1.0138 0.05% 1.38%
万家消费成长 519193 2017-06-20 1.0079 1.0079 1.52% 0.79%
万家宏观择时 519212 2017-06-20 1.0124 1.0124 0.15% 1.24%
 基金名称  基金代码  截至时间 每万份基金净收益 最近七日年化收益率(%) 申购
万家货币E 000764 2017-06-20 1.0783 3.8800
万家现金宝 000773 2017-06-20 1.1411 4.3030
万家现金增利A 004169 2017-06-20 0.8764 3.3690
万家现金增利B 004170 2017-06-20 0.9283 3.5720
万家货币R 519501 2017-06-20 1.1064 3.9800
万家货币B 519507 2017-06-20 1.1036 3.9700
万家货币A 519508 2017-06-20 1.0364 3.7300
万家日日薪A 519511 2017-06-20 1.0075 3.8660
万家日日薪B 519512 2017-06-20 1.0736 4.1070
万家日日薪R 519513 2017-06-20 0.0000 0.0000

 

 

债市漫谈 | 钝刀割肉,所以慢熊?

 

 

有观点认为钝刀割肉,债市会走出慢熊行情。其主要逻辑是:过去几年在金融自由化背景下,中国资产价格膨胀,交易结构拥挤,金融泡沫已经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程度,在高层下决心做减法之后,金融泡沫将进入一个系统性收缩的过程中,但由于政府行政干预,出清过程会变得非常缓慢,但资产价格的调整趋势无法改变,结果可能是慢熊,股市、债市、房市皆是如此,99.99%的人都难以逃脱。

我们认为其逻辑值得商榷,最重要的问题是,当前债市已经有配置价值,在这种情况下,是否一定还会持续慢熊?

2016年的股市和2017年的债市

2016年初,股市慢熊的观点非常流行,尽管当时并没有紧货币严监管,但市场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微观结构,即交易结构太拥挤。当时有利条件是股市跌到了2600多点价值区间,差不多回到牛市起点。事后来看,股市走出一个长达一年多的慢牛行情,超出多数人预期。在价格超调和交易结构拥挤并存的格局之下,市场的最终选择是:股市上涨,向价值回归。

当前债市也处于一个类似情景。2016年11~12月,2017年1~2月,2017年4~5月,债市经历了三轮恐慌式抛售,这和2015-2016年初的股市非常相似。持续时间也非常接近,三轮股灾接近7个月,债市调整至今也接近7个月。

有观点认为2016年之后的股市上涨和政策支持有关,所以市场持续上涨,是因为存在“政策底”在支撑市场。但在市场上涨过程中,政府为了防止上涨过快,多次出手打压,也即同样存在“政策顶”。可以说,政策希望的是区间波动,但市场力量导致了慢牛。

这和当前债市情形类似,政府一方面不希望金融去杠杆导致市场剧烈调整,也即存在“政策底”,另一方面,也不希望利率过低,导致杠杆重燃,也即存在“政策顶”。

所以在存在政策底和政策顶的背景下,市场不太可能走出快牛或快熊的格局。那么决定牛熊的是什么?价值!股市在2016年之后走出慢牛行情,关键是价值显现,特别是白马蓝筹股。

当前债市有三重价值

1.与海外比,人民币贬值预期逆转之后,当前国内债市吸引力明显。中美短端利差相差250BP,长端利差150BP。
2.与名义GDP比,当前债市利率明显偏高,而且名义GDP增速正在逐步放缓,从投资时钟来看,基本面支撑债市。
3.与贷款比,当前债市相对利率处于历史高位,超2013年钱荒时期。2013年至今贷款基准利率下行165BP,贷款加权利率下行167BP,显示考虑贷款利率的变化,目前3.6%的国债利率已经超过2013年4.7%的国债利率最高水平。
(数据来源:wind)

对此,当前流行的观点是:尽管有配置价值,但政策紧缩还没有结束,暖风是暂时的,所以市场还要下跌。
但我们认为该观点值得商榷,政策紧缩≠市场下跌,如果这么容易判断,那就不是市场了,就不会有稳态的资产价格。

历史来看,市场通常是领先的。紧缩不一定意味着国债利率会继续上升,只要市场预期到就可以了。2007年、2011年两轮紧缩周期中,利率见顶均早于央行货币政策拐点6个月左右。从M2跌破10%、同业存单利率下滑、以及金融机构资产增速来变化看,金融去杠杆已经明显见效,后续只要维持当前政策,杠杆会逐步下降。1-4月应该是政策冲击最大时期,“一行三会”未来竞争性收紧概率明显下降,政府希望温和去杠杆,1-2年取得明显成效应该也可以接受,而1-2年维度决定利率的仍是基本面。另外政策维持偏紧是市场普遍共识,边际影响在下降,监管对市场预期的冲击高峰应该已经过去。

“筹码困境”是当前债市面临的关键难题,但政府显然也看到了这个问题。激进去杠杆可能性基本被排除,防止处置风险导致的风险成为政策共识,筹码问题对应的是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下极易导致流动性危机,而政府一直致力于防范流动性危机,鼓励市场向价值回归。

显然,我们面临的债市未来环境是一个区间思维,这个区间不是静态的,可以动态调整,最终方向由市场决定,类似于2016年初的股市。我们认为随着市场经过7个月的调整,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来看都比较充分,前几次债券熊市中,利率上行阶段分别为6个月,9个月,2个月,6个月,当前国债利率上行7个月,已经明显超过历史平均。

债市可能走出类似2016年初股市的慢牛行情

考虑到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复杂,各种风险交织的困难局面,利率低一些总是好的,但当前由于流动性冲击,利率已经脱离基本面和价值区间。尽管要去杠杆,但并非要打压股市和债市,央行在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表示会稳定市场预期,把握好去杠杆和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的平衡。

o 从人心来看,三次超预期的冲击波过后,再出现超预期并不容易。央行紧缩,美联储加息超预期,严监管都见过了,市场对不同情形的利空也有一定的认知和预期。
o 从政策角度来看,也知道每一种政策对市场的“威力”了,会在政策出台时注意和市场沟通,考虑市场承受力。
o 从当前市场预期来看,债市参与者观点分歧巨大,但谨慎是普遍心态,央行从5月12日左右就开始安抚市场,但花了近一个月市场才慢慢有反应,说明市场都胆战心惊。即便看好市场,下手时也经常“手抖”,甚至出现“看多不做多”的情形,对交易资产的流动性要求也极高。一个市场参与者普遍谨慎胆战心惊的市场,继续悲观是没有必要的。

另外,债券和股票有一点不同之处,在于债券拥有票息,只要利率不大幅上行,早买早受益,所以债券天然是多头市场,即便利率有小幅上行风险,也可以用票息“扛过去”,市场不采取行动只是担心利率继续往上,市场需求不足不会是趋势,利率本身一个价格工具,可以调节供求。

利率顶部通常出现在市场“有钱”之前。另外,当同业存单利率到5%,当1年期国债收益率到历史顶部区间,当SHIBOR利率超过LPR利率,当收益率曲线呈现M型,当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扭转之后,当市场普遍谨慎手握现金之时,“有钱”就已经不远了。或许来自于央行(利率过高时会增加投放),或许来自于外汇占款,或许来自于市场本身,或许来自于市场外的投资者(高利率有吸引力)。

总体来看,我们认为尽管监管趋严,债市微观结构较差,但经过三轮恐慌式抛售后,债市可能走出类似2016年初股市的慢牛行情。因为在价值和交易结构之间,历史已经做出过一次选择,从政策层面和市场预期来看,目前也基本到了一个临界点。

慢刀子割肉≠慢熊。(本文来自万家基金宏观策略小组) 

 

A股四度叩关MSCI终获成功 十大外资机构评说对中国证券市场影响(中国证券网)

王石主动交棒郁亮 万科董事会换届方案揭开面纱(中国证券网)

油气改革方案酝酿细则 两桶油加速备战(经济参考报)

习近平:加快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上海证券报)

并购重组审核步伐加快 严监管趋势难变(证券时报网)

 

一行三会黄浦江畔齐发金融改革与开放强音

 

  改革与开放,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直如孪生兄弟,相伴相生、相辅相成,奏响了时代进步、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昨日的黄浦江畔,来自于宏观调控部门、金融监管部门、上海市政府的声音,在“2017陆家嘴论坛”的会场里交汇、碰撞、鸣响,传递出下一步金融改革与开放的讯息;金融业受益于对外开放,还要进一步扩大开放。金融改革将继续深化,积极稳妥推进,不会因一时的乱象、风险而动摇必须进行的改革。

  纵观我国经济发展,开放促进了国内政策改革。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指出,对外开放推动了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汇率市场化、放宽外汇管制三大政策改革。

  我国的金融业,也在对外开放的进程中,直面国际竞争,一路改革向前并在全球金融中占据一席之地。周小川说,当年我国引入外资银行,最开始期望引入资本,回头来看,国内商业银行从竞争中学到了很多内容,为我国金融业带来产品演变、市场建设、业务模式、管理经验等一系列变化,后又通过竞争性股改上市,国内银行的经营效率、资产质量、公司治理等都有了较大提高。

  目前,我国已有五家金融机构跻身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成为资本金充足、经营稳健的市场化经营主体。“中国的金融业已经高度开放,已经全面、深入地融入到全球化的进程之中。中国金融与世界金融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日益加强,不断扩大。”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指出。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证监会副主席姜洋介绍,未来一个时期,证监会将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包括深化市场互联互通与跨境合作,逐步丰富交易标的,稳妥推进“沪伦通”制度准备;进一步完善QFII、RQFII制度,鼓励从事长期投资的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市场等。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则是我国金融对外开放布局中的重要一子。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指出,上海将进一步加快金融改革创新,加强自贸试验区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联动发展,提升金融市场功能,促进资金在各市场之间有序流动,增强配置金融资源能力和国际影响力,鼓励和支持中外金融机构发展,增强金融创新活力和综合服务能力。

  “我们将进一步扩大金融开放合作,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金融合作、互联互通,打造面向‘一带一路’、辐射全球的金融网络体系和支撑体系。”韩正说。

  对外开放需要对内改革。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改革也应服务于实体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不能因为出现了一些金融乱象、金融风险,就动摇和停止所必须进行的金融改革。

  王兆星表示,相对于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而言,我国的金融改革相对滞后。银行业金融机构要通过深化改革真正地构建起高效、完善的公司治理体系、风险管控体系、考核评级体系、激励约束体系以及业务创新体系;真正构建起科学有效、具有逆周期、动态调节功能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真正构建起一个完善高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包括金融监管政策和金融监管标准的统一协调体系。

  “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越往后难度越大。”姜洋称,资本市场是多元利益诉求的交汇体,基础性制度改革需要综合平衡,统筹兼顾,稳妥推进。证监会将始终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坚持问题导向,优化改革路径,着力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不断在准入与退出、激励与约束、监管制度等方面取得改革新突破。

  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则指出,保险业的成长和发展得益于自身的改革,问题解决和风险防控也将有赖于继续改革。下一阶段,保险业要改革发展理念,把握正确方向;改革发展方式,促进稳健经营;改革管理机制,增强竞争能力;改革保险监管,有效防控风险。(来源:上海证券报)

 

免责声明:
1、本刊所登载报告及资讯是为特定客户和其他专业人士提供的参考资料,文中所有内容均不构成本公司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以及形成其他任何权利义务的要约和承诺。本公司虽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准确可靠,但本公司并不对报告内容及引用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做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万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及有关联的任何个人均不承担因使用本报告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2、投资我公司所管理的基金前,应仔细阅读相关的《基金合同》及最近更新的《招募说明书》。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