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

     基金名称  当日净值  累计净值  日增长率  今年以来 申购
万家蓝筹(519196) 1.1827 1.1827 -0.73%

--

万家品质(519195) 1.2663 1.2663 -0.64%

-0.28% 

万家精选(519185) 1.6373 2.2123 -0.22% 10.96%
万家优选(161903) 0.9333 2.6270 0.28% 6.27%
万家和谐(519181) 0.9825 1.9922 -0.58% -3.12%
万家瑞兴(001518) 1.8788  1.8788  -0.04% 10.58%
万家瑞益A(001635) 1.1170  1.1170  -0.01% 11.60%
万家瑞益C(001636) 1.1072 1.1072 -0.01% 10.63%
万家瑞和A(002664) 1.0257 1.0257 0.05% --
万家瑞和C(002665) 1.0245 1.0245 0.05%  --
万家瑞丰A(001488) 1.0847  1.0847  -0.04% 7.34%
万家瑞丰C(001489) 1.0571 1.0571 -0.04% 4.75%
万家引擎(519183) 1.4185 2.1085 0.05% 7.30%
万家新利(519191) 1.1351 1.2567 -0.41% 11.16%
万家债券(161902) 1.1109 2.1420 0.01% 2.05%
万家强债(161911) 1.0278 1.2898 0.01% 3.06%
万家恒瑞A(003159) 1.0025 1.0025 -0.16% --
万家恒瑞C(003160) 1.0016  1.0016  -0.16% --
万家颐达(519197) 1.0129 1.0129 -0.10%  --
万家颐和(519198) 1.0088 1.0088 0.01% --
万家恒利A(519188) 1.2757  1.2757  -0.04% 3.40%
万家恒利C(519189) 1.2507 1.2507 -0.03% 3.01%
万家添利(161908) 0.9179 1.5226 -0.03%  2.77%

万家稳增A(519186)

1.1197  1.5597 -0.03% 3.30%
万家稳增C(519187) 1.1076 1.5276 -0.03%  2.97%
万家双利(519190) 1.0973 1.1647 0.05% 1.04%
万家180(519180) 0.8036 3.1436 -0.02% -5.67%
万家红利(161907) 1.4675 1.4675 -0.07% -5.45%

万家成长(161910)

1.0852 1.7966 0.46% -16.14%

成长A(150090)

1.0439 1.2632 0.02% 4.04%

成长B(150091)

1.1265 2.3300 0.88%

-29.16%

万家50ETF(510680) 1.8403 1.8403 -0.08% 7.57%
    基金名称    截至时间 每万份基金净收益 最近七日年化收益率    今年以来 申购
万家货币A 2016-11-16 0.6155 2.255% 2.14%
万家货币B 2016-11-16 0.6804 2.494% 2.35%
万家货币R 2016-11-16 0.6832 2.504% 2.36%
万家货币E 2016-11-16 0.6560 2.405% 2.27%
万家日日薪A 2016-11-16 0.5993 2.145% 2.18%
万家日日薪B 2016-11-16 0.6618 2.377% 2.39%
万家现金宝 2016-11-16 1.7386 2.830% 2.41% 

 

债基规模破万亿大关 定期开放债基成“香饽饽”

  

 

    股市持续震荡,具有避险功能的债券基金迅速扩容。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开放式债券基金规模增加至12428.57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其中定开债基受市场宠爱。上述同源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成立的债券型基金中,首募规模最高的4只均为定期开放债基。业内人士认为,定开债基作为期限特征和风险收益特征明显的产品,成为低风险偏好者的配置优选。据了解,在固定收益投资领域拥有特色优势的万家基金将于近期发行一款定期开放纯债基金——万家恒景18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基金。

事实上,定开债基受到市场资金追捧与这类基金明显的优势有关。一般而言,定开债基采用“封闭管理+定期开放”的运作模式,一方面,封闭管理可以保证基金规模的稳定性,避免大额申购摊薄收益,另一方面可有效地降低频繁申赎带来的流动性压力,有利于基金经理管理,采用更高的杠杆或较长的久期,提高资金利用率。此外,定开债基还受益于杠杆新规,封闭运作基金的杠杆率最高可达200%,开放式基金最高为140%。多方优势下使得定开债基备受投资者的青睐,wind数据显示,截止11月8日,今年以来债券基金实现2.47%平均收益,其中,定开债基平均业绩为2.97%,略胜一筹。

值得一提的是,万家恒景基金将获得万家固定收益团队的鼎力相助,“匠心”品质更加凸显。目前万家固定收益团队已配置业内一流的固定收益人才,秉持稳中求进的投资风格,不断追求在投资管理、研究分析、风险控制的高专业水准,旗下固收产品业绩表现不俗。Wind数据显示,截止11月8日,万家增强收益近3年、近5年总回报分别达33.87%、51.1%,万家稳健增利A、C成立以来分别实现65.28%、60.87%收益,万家信用恒利A近3年总回报达22.35%。亮眼的业绩使得万家固收团队口碑深入人心,14年来斩获7座金牛奖,4座金基金大奖,1座明星基金奖。(来源:搜狐.财经)

 

 

南玻A高管集体辞职罗生门:告别信详述缘由 宝能系一一否认(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融资“便车”不好搭  监管部门摸底房企参股地方银行(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人工智能等亮相 新一代互联网应用入成熟期(经济参考报)

国务院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证券时报网)

养老金入市再进一步:首批管理人申报结束 将分期制定配置计划(每日经济新闻)



四季度A股市场资金“迷情” 大股东套现50亿 万亿险资逆势布局

 

11月和12月,A股市场将迎来限售股解禁高峰,这两个月的合计解禁市值接近6000亿元,随之而来的新一轮减持潮正暗流涌动。

“万宝大战”缠斗已一年有余,其间加上恒大系的加盟,使得这场大战分外胶着。虽然至今胜负未分,但是险资凶悍的手法已经被市场所关注。

今年以来,虽然A股市场继续表现的不温不火,但是险资布局的速度却是越来越快。根据同花顺统计,截至三季度末险资今年在A股市场的持股市值逼近万亿元。

除了A股市场之外,险资还积极布局了风险更高、弹性更大的新三板市场。目前险资已经出现在永诚保险、民太安等22家公司中布局。

不过就在险资买买买之际,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却在加速减持。

同花顺的统计数据显示,仅四季度以来,已经有244家公司发布了减持公告,有些公司甚至出现“清仓式”减持。累计减持3.23亿股,涉及资金53.9亿元。

险资投完A股进驻新三板

根据同花顺统计,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险资直接持股数量达到620.7亿股,持股市值达9383.1亿元,环比二季度末增加了3.23%。保险机构2016第三季度所持股票数达到634只,比2016年第二季度的556只,增加了78只,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从持股市值来看,险资做到了“肥水不流外人田”,持股市值最大的公司为中国人寿,三季度末险资持有量达到了4023.2亿元。

其次是浦发银行和民生银行,险资持有的市值分别是728.9亿元和602.1亿元。

从加仓幅度来看,浦发银行最受欢迎,险资在三季度加仓4.1亿股。紧随其后的是兴业银行和南玻A,三季度险资分别加仓3.55亿股和3.26亿股。

此外西南证券的研报显示,险资对房地产的持仓市值连续四个季度维持第二名的位置。2016年第三季度被险资持股的上市房地产公司有29家,2016年第三季度持仓市值为715.84亿元,比2016年第二季度增加64.59亿元,增加幅度为9.92%,对比大盘累计涨幅呈现增持状态。

华泰证券分析师罗毅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万能险的规模增长迅速,“资产荒”压力逐步增大,险企有通过股票资产提升收益率的内在动力。从目前的配置情况来看,险资最偏重银行、房地产、非银金融和医药生物等行业。而这类公司具有经营可持续性、估值较低、股息率较高的特点。

不满足于只在A股布局,财大气粗的险资还把触角伸到了风险更高、弹性更大的新三板。

结合挂牌公司的半年报和三季报,截至目前,包括中国人民健康保险、太平洋保险、瑞士再保险、前海人寿、华安财产保险、泰康人寿、中国人寿、百年人寿、民太安人寿等9家保险公司都在新三板上有所布局,投资的公司包括永诚保险、民太安、联合金融、华盛控股等22家挂牌公司。其中瑞士再保险有限公司出手最为阔绰,目前持有永诚保险1.1亿股,占比5%。

现实元素公司CEO刘子沐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险资介入新三板挂牌公司主要是因为资产配置荒造成的。新三板市场上有大量的优质企业,而股价相对较低,适合于长期投资,符合保险资金的需求。特别是如果这类公司以后实现转板,将会带来更大的溢价。“资本配置荒下,获得稳定的年化5%的收益的投资品种越来越稀缺。因此,有些新三板企业可能会达到这样的一种配置组合的需要。”

上市公司“清仓式”减持

不过就在险资在资本市场一路攻城掠地之际,上市公司重要股东的减持也如影随形。

根据同花顺的统计,10月以来,已经有244家公司发布了减持公告,有些公司甚至出现“清仓式”减持。累计减持3.23亿股,涉及资金53.9亿元,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其中被减持最为凶狠的公司是刚刚被顺丰借壳的鼎泰新材。今年四季度以来公司股东中科汇通分5次先后减持了鼎泰新材1107.3万股,累计套现5.85亿元。

金科娱乐也被7名重要股东减持7次,累计减持2160.2万股,涉及金额高达5.51亿元。即使被恒大人寿看中的金洲管道也难逃被减持的“厄运”,四季度以来被股东减持了两次,一次是职工监事董国华,一次是中融基金民生银行增持1号资产管理计划,两者合计减持341.4万股。

连年亏损靠卖资产保壳的*ST景谷11月8日也传出股东广东宏巨投资集团有限公清仓式减持的消息。公司的公告显示,股东之一的广东宏巨拟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其通过司法过户方式取得的占公司总股本15%的非限售流通股,或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减持其所持公司全部剩余股票,合计占景谷林业总股本的24.42%。本次减持期间为公告日起3个交易日后至6个月内;减持价格根据二级市场价格确定。

根据公告,广东宏巨自2016年7月12日起至2016年11月7日已经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及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了公司400万股非限售流通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08%。

更让市场头疼的是,这种情况有延续下去的可能性。同花顺统计数据显示,11月和12月A股市场将迎来限售股解禁高峰,这两个月的合计解禁市值接近6000亿元,随之而来的新一轮减持潮正暗流涌动。

“很难评论谁更有眼光,从理论上来说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或者说高管对于公司的情况最为了解,其减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有可能意味着其看空公司后续的发展。另外险资现在也越来越精明,有些公司也是波段操作,这个季度进去了,下个季度有可能就出来了,不能就此说明险资认定其未来会有一个很好发展。因此投资者只能将资金的进出作为一个参考,对于上市的公司的研究最终还要落到基本面上。”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的负责人表示。

建信基金的基金经理陶灿也表示,“其实投资人不要过度盯着险资,这样的意义不大。买入之后的关键是看,险资还会不会继续加码,加至20%甚至以上。如果只是短线的炒作,这个季度进入,下个季度就可能获利了结,普通的散户是没法跟上步伐的。”(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声明:
1、本刊所登载报告及资讯是为特定客户和其他专业人士提供的参考资料,文中所有内容均不构成本公司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以及形成其他任何权利义务的要约和承诺。本公司虽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准确可靠,但本公司并不对报告内容及引用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做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万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及有关联的任何个人均不承担因使用本报告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2、投资我公司所管理的基金前,应仔细阅读相关的《基金合同》及最近更新的《招募说明书》。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