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

     基金名称  当日净值  累计净值  日增长率  今年以来 申购
万家蓝筹(519196) 1.1402 1.1402 1.32%

0.00%

万家品质(519195) 1.2240 1.2240 0.29%

-3.61% 

万家精选(519185) 2.0126 2.1876 0.93% 8.99%
万家优选(161903) 0.8831 2.5380 0.23% 0.56% 
万家和谐(519181) 0.9545 1.9432 0.66% -5.88%
万家瑞兴(001518) 1.8340 1.8340 0.74% 7.94%
万家瑞丰A(001488) 1.0755 1.0755 0.04% 6.43%
万家瑞丰C(001489) 1.0493 1.0493 0.04% 3.97%
万家引擎(519183) 1.3982 2.0882 0.05% 5.76%
万家新利(519191) 1.0879 1.2095 0.54% 6.54%
万家债券(161902) 1.1065 2.1373 0.05% 1.65%
万家强债(161911) 1.0384 1.2854 0.00% 2.62%
万家颐达(519197) 1.0130 1.0130 0.05% 0.00%
万家颐和(519198) 1.0070 1.0070 0.10% 0.00%
万家恒A(519188) 1.2725 1.2725 0.00% 3.14%
万家恒C(519189) 1.2488 1.2488 -0.01% 2.85%
万家添利(161908) 0.9103 1.5131 0.00% 1.91%

万家稳增A(519186)

1.1162 1.5562 -0.04% 2.98%
万家稳增C(519187) 1.1050 1.5250 -0.05% 2.73%
万家双利(519190) 1.0896 1.1570 0.09% 0.33%
万家180(519180) 0.7886 3.1286 0.23% -7.43%
万家红利(161907) 1.4438  1.4438  0.11% -6.98%

万家成长(161910)

1.0869 1.7983 0.25% -16.01% 

成长A(150090)

1.0317  1.2511 0.01% 2.82%

成长B(150091)

1.1421 2.3456  0.47%

-28.17%

万家50ETF(510680) 1.8319 1.8319 0.27% 7.08%
    基金名称    截至时间 每万份基金净收益 最近七日年化收益率    今年以来 申购
万家货币A 2016-08-19 0.5717 2.212% 1.56% 
万家货币B 2016-08-19 0.6374 2.452% 1.71%
万家货币R 2016-08-19 0.6400 2.462% 1.72%
万家货币E 2016-08-19 0.6119 2.361%  1.65%
万家日日薪A 2016-08-19 0.5513 2.023% 1.55%
万家日日薪B 2016-08-19 0.6172 2.262% 1.71%

 

万家基金莫海波:本轮行情蓝筹板块将成主战场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丁宁)昨日大盘表现强势,针对银行、地产、券商发力,题材与权重齐飞的局面,万家基金投资研究部总监、万家瑞兴基金经理莫海波表示,蓝筹板块经过近一年的“跌跌不休”后价值显现,产业资本开始大举增持,对二级市场形成带动作用,本轮行情蓝筹板块将为主战场。

  配置地产基建 迎来业绩爆发

  根据银河数据显示,8月15日,上证综指放量大涨2.44%,突破3100点。万家基金旗下6只偏股型基金的当日涨幅大幅超越指数,其中万家新利以4.48%的单日涨幅排名银河证券灵活配置型基金(股票上限95%)榜单首位,万家品质、万家新兴蓝筹、万家瑞兴紧随其后,单日涨幅均超3.8%,跻身前四;而万家精选与万家和谐则分别凭借4.18%、3.88%的当日涨幅排在偏股型(股票仓位60%至95%)和偏股型(股票仓位上线95%)基金首位。

  从中长期业绩来看,截止8月12日的银河证券数据,万家新利、万家瑞兴、万家精选三只产品,最近六个月涨幅均超过20%,位列同类产品前1/10;万家和谐过去一年的收益,在56只同类基金中排名第一。

  针对旗下基金业绩大幅上涨,莫海波表示:“此源于万家投研团队从年初至今都坚定持有地产和基建板块个股,其配置逻辑在于:首先,房地产投资占GDP权重较高,而且随着国企改革的提速和供给侧改革逐步深化落实,房地产成为最先受益领域。而且近期产业资本频频举牌地产,带动标杆个股超预期持续上涨,更是直接带动地产板块持续走红。其次,在目前国内经济逐步下行的环境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基建等产业稳住GDP,以PPP为代表的地方政府平台项目会加速推广落实,基建会成为贯穿全年的投资主题。”

  8月7日以来,地产板块涨幅全行业排名第一,PPP为代表的基建板块涨幅位列第四,这验证了万家投研团队最初的判断,他们的坚守准确地把握住了这波轮动,为投资者创造了超高回报。

  未来价值蓝筹仍是主战场

  针对当前时点,投资者如何进行行业配置的问题,莫海波指出:“放眼未来,流动性依旧稳定宽裕,市场大概率仍将处于宽幅振荡格局。在这样的行情之下,价值蓝筹和白马成长股具备更好的投资价值,这也是目前我们的产品重点配置的领域。”

  莫海波同时表示:“目前国内经济仍处于L型探底过程之中,价值蓝筹股具备了安全、稳定和高分红的多重优势。不仅如此,这些企业在经济下行的周期中可以凭借雄厚的资金和管理优势,不断进行行业并购整合,以更为优惠的价格扩张,扩大竞争优势。此外,业绩增速稳健,竞争力明显,估值泡沫得到挤压后的白马成长股具备较为明显的相对吸引力。所以总而言之,我们认为震荡弱市中,价值蓝筹和白马成长股具备更好的投资价值。”( 来源:中国证券网 作者:丁宁)

 

 

上市公司“竞技”里约奥运 中国制造借机出海(上海证券报)

半年报本周集中披露 A股短线不悲观(中国证券网)

半年报数据勾勒机构持仓路线图 汇金证金青睐金融股(中国证券报)

经济转型伴随风险 流动性或影响股市走向(中国证券报)

降税仍是下一步降成本着力点 制造业增值税率调降等措施正在酝酿(经济参考报)

 

多目标权衡 货币政策难放松

 

      7月金融数据低于市场预期,令市场对货币政策继续放松的预期再起。同时,上海新“地王”再度刷新纪录,一线城市房地产价格持续上升。尽管年内CPI难见显著的上行压力,美联储加息的步伐也逐渐慢于预期,但一直在多政策目标间权衡的央行面临的困境并未缓解。业内人士表示,稳定经济增长要求保持较宽松的货币环境。目前流动性充裕,同时货币政策不得不给予资产价格、金融风险等更多的关注。
  金融支持实体力度加大
  尽管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大幅缩水,但对于今年以来的信贷表现,银行人士均认为今年以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今年以来信贷增长并不低,实际信贷增速明显高于去年。今年前7个月信贷投放合计7.99万亿元,而去年同期为8.04万亿元。去年股市动荡,救市措施推出后,银行对于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较多。扣除该项贷款后,今年前7个月信贷投放合计7.96万亿元,而去年同期为7.19万亿元。考虑到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的因素,今年上半年实际的企业信贷投放同比增加更多。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今年以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较大。信贷增速不低,资金成本也有所下降。今年信贷的结构性特征显著,基础设施、国企、居民住房消费等部门贷款增速较快,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存在。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在经济下行阶段,中小企业抵御风险能力较弱,影响银行向其放贷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综合成本较高。

泡沫酝酿 风险积聚
  在流动性整体宽松、实际信贷增速并不低的货币信用环境中,新的资产泡沫和金融风险越来越受到监管部门的关注。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对货币政策继续放松的呼吁不止。另一方面,今年年中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抑制资产泡沫,也成为下一步宏观调控绕不开的重要课题。
  连平表示,2014年下半年以来,货币政策在稳健基调下偏向宽松,新一轮资产泡沫开始酝酿。去年以来,一线城市和主要二线城市房价快速上涨,是流动性宽松环境下出现的正常现象。当前房地产行业整体去库存和局部抑泡沫的需求已对货币政策形成挑战。应该对未来可能出现的资产泡沫做好预案,用更市场化而非行政化的举措来防范资产泡沫。
  连平认为,货币政策应兼顾各方面的目标,前期更多的关注工业通缩,目前对资产泡沫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温彬表示,去年以来,房地产市场火爆,资金通过多种渠道流向房地产。国企融资成本较低,各地频出的“地王”中屡现国企身影。同时,资金还通过多种资管计划流向房地产。房地产回暖,金融杠杆也有上升趋势。今年金融市场在“资产荒”中,一方面追逐更为安全的资产,另一方面通过加杠杆和期限错配提高收益。因此,防范金融风险也是货币政策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国社科院教授刘煜辉认为,除杠杆上升导致金融机构风险积聚外,金融杠杆率高也阻碍了实体去杠杆的进程。当前经济去杠杆应从金融去杠杆开始。从西方去杠杆的过往观察,债务周期调整都是从金融部门内部去杠杆开始,如信用环境、监管环境的加强。金融去杠杆形成的压力环境导致资产收缩和债务通缩,在这个压力环境下,才可能进入到经济部门内部的债务重组。没有金融降杠杆,经济去杠杆很难开启。

降准降息空间或有限
  对于下一步货币政策走向,连平认为,今年内再度降息、降准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从利率来看,今年以来,实际利率处于负利率状态,狭义货币(M1)与广义货币(M2)剪刀差持续扩大。同时,由于人民币贬值压力较大,贬值预期增强,如果此时降息必然会使人民币产生新的贬值压力。存款准备金率方面,存准率下调的直接结果是银行可用信贷资金的增加。目前商业银行存贷比弹性已较大,信贷资金也增加较多,央行没有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迫切需求。
  温彬认为,货币政策应继续在疏通货币传导机制和发挥定向调控的作用方面下功夫。降准仍有空间也有必要,但降息的空间有限。从降准来看,是否降准主要还是要依据外汇占款的变化情况。去年10月以来,我国的外汇占款持续负增长,针对外汇占款收缩导致的基础货币投放减少。央行一季度进行了一次0.5个百分点的降准,二季度主要采用逆回购加MLF,通过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来对冲基础货币投放减少的压力。目前来看,如果外汇占款持续收缩,应该采取降准措施。公开市场操作毕竟是短期工具,到7月底MLF工具余额已达17025亿元,这个规模很大,需要通过一次性降准来弥补流动性紧张压力。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在多个场合提到扩大财政赤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他认为,即使中国财政赤字率提高到4%-5%的水平,也不会存在很大问题。首先,中国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较低;其次,中国的债务大多数是内债而不是外债,这是防风险的关键;第三,中国短期国债较少,因此短期还债压力较小。比起降息,当前减税更有助于刺激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意愿。目前全球降息潮盛行,但当利率低到一定程度,对于企业生产率的刺激效果并不一定好,实行负利率的日本便是一个实例。对中国而言,通过营改增等措施来降低企业税负刻不容缓。(作者:任晓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免责声明:
1、本刊所登载报告及资讯是为特定客户和其他专业人士提供的参考资料,文中所有内容均不构成本公司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以及形成其他任何权利义务的要约和承诺。本公司虽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准确可靠,但本公司并不对报告内容及引用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做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万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及有关联的任何个人均不承担因使用本报告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2、投资我公司所管理的基金前,应仔细阅读相关的《基金合同》及最近更新的《招募说明书》。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