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

     基金名称  当日净值  累计净值  日增长率  今年以来 申购
万家蓝筹(519196) 1.0417  1.0417  0.44%

0.00%

万家品质(519195) 1.1213 1.1213 0.65%

-11.70%

万家精选(519185) 1.8064 1.9814 0.89% -2.18%
万家优选(161903) 0.8395 2.4606 0.38% -4.41%
万家和谐(519181) 0.8804 1.8137 0.24% -13.18%
万家瑞兴(001518) 1.6504 1.6504 0.62% -2.87%
万家瑞丰A(001488) 1.0688 1.0688 0.05% 5.77%
万家瑞丰C(001489) 1.0429 1.0429 0.05% 3.34%
万家引擎(519183) 1.3897 2.0797 0.04% 5.12%
万家新利(519191) 0.9796 1.1012 0.42% -4.07%
万家债券(161902) 1.1022 2.1327 0.01% 1.25%
万家强债(161911) 1.0349 1.2819 0.02% 2.27%
万家恒A(519188) 1.2682  1.2682  0.02% 2.79%
万家恒C(519189) 1.2448 1.2448 0.01% 2.52%
万家添利(161908) 0.9035  1.5046 0.02% 1.15%

万家稳增A(519186)

1.1107 1.5507 0.08% 2.47%
万家稳增C(519187) 1.0998 1.5198 0.08% 2.24%
万家双利(519190) 1.0820 1.1494 -0.03% -0.37%
万家180(519180) 0.7542 3.0942 0.05% -11.47%
万家红利(161907) 1.3774 1.3774 0.23% -11.26%

万家成长(161910)

1.0393 1.7507 0.15% -19.69%

成长A(150090)

1.0295 1.2489 0.01% 2.60%

成长B(150091)

1.0491 2.2526 0.30%

-34.02% 

万家50ETF(510680) 1.7506 1.7506 -0.14% 2.33%
    基金名称    截至时间 每万份基金净收益 最近七日年化收益率    今年以来 申购
万家货币A 2016-08-03 1.2198 3.419% 1.46%
万家货币B 2016-08-03 1.2857 3.659% 1.60%
万家货币R 2016-08-03 1.2881 3.669% 1.61%
万家货币E 2016-08-03 1.2612 3.570% 1.55%
万家日日薪A 2016-08-03 0.5525 2.492% 1.46%
万家日日薪B 2016-08-03 0.6170 2.730% 1.61%

 

价值挖掘 稳中求胜

  

 

    凭借对行情的准确判断和稳健的操作,在去年市场大幅波动的背景下,万家稳健增利基金依然为投资者获得了12.34%的投资回报。而业绩的上乘表现,也让万家稳健增利摘得了“2015年度开放式债券型金牛基金”奖项。
        万家稳健增利基金经理唐俊杰表示,在下半年的投资操作中,依然会把严防死守信用风险摆在投资的最首要位置,适度提高高等级债券的配置仓位,积极参与长久期利率债的波段操作,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获取最大投资收益。
        准确把握机遇
        在2015年,万家稳健增利基金由于对债券以及可转债行情和机会的判断相对准确,在净值波动率相对较小的同时,获得了12.34%的投资收益,领跑同类型产品。
        唐俊杰告诉记者,之所以能在去年获得这个业绩,主要是通过以下三个操作策略来实现的:第一,审慎的信用风险理念,通过严苛的信用风险评估体系,坚决回避信用风险相对较高的投资标的,因此持仓债券没有任何一个出现信用问题或者违约的情况;第二,对于长久期利率债的行情走势判断相对精确,采用较高仓位且坚定持有策略,获取了较高的资本利得;第三,对于可转债的择时也比较得当,在股市顶部区域几乎全部安全获利了结,并且在后续的反弹中成功适度抄底,也获得了较好的投资回报。
        事实上,严控风险、精准判断是唐俊杰一直以来的特点。“我的个人的投资理念是稳中求胜。比如在2013年,市场对于资金面和债券行情走势一直比较乐观,我们及时察觉到货币政策取向的变化以及未来债券市场去杠杆的风险,果断地将基金的仓位和久期降低至最低水平,留存足量的高流动性及短久期的资产,很好地规避了年中由于‘钱荒’带来的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唐俊杰说,“又比如在2015年,进入二季度后,权益市场受火爆行情的推动,非理性的迹象越来越明显,估值出现了显著偏离基本面的过度投机状态,市场杠杆率也在不断抬升,监管层也是不断强化警示。据此,基金在稳健理念的指引下,在可转债投资标的上日益谨慎,不断降低仓位,在行情相对高位时将仓位降低至极低的水平,同时将个别有安全边际的可转债转股在其反弹后全部获利了结,不但基本规避了净值波动风险还获得了较好的投资收益。”
        严控风险寻机会
        对于下半年的债市走向,唐俊杰表示,下半年的行情会出现一个阻碍、两个风险、三个利好,将会呈现出震荡慢牛特征。
        唐俊杰指出,具体而言,在当前债券收益率业已接近无风险利率,高等级债券的期限利差、信用利差以及资金利差都接近了极限的水平,而央行的货币政策依然保持偏稳健的取向,导致无风险利率中枢没有明显下移,所以其未来依然是债券收益率大幅下行的最大阻碍。
        唐俊杰进一步指出,两个风险中,一个是信用风险,当前很多信用风险并没有充分暴露,收益率的补偿也不够充分合理,未来在经济下行周期中依然是债券投资的最大风险和挑战;另一个是政策去杠杆的风险,由于大家对于债券中长期趋势相对乐观,在相对充裕的流行性环境下,很多非银机构杠杆率相对较高,而监管层对于该现象也有所察觉,只是出于金融体系稳定以及稳增长需要的考虑,预期不会采取过去剧烈的去杠杆方式,但是依然存在引发债券市场波动风险的可能性。
        三个利好则主要包括:第一,基本面重回疲态,通胀压力回落,基本面对于债券走好的支撑明显增强;第二,供需关系相对改善,债券的供给高峰在二季度后相对回落,需求在下半年也会有所改善;第三,由于全球避险情绪浓重,对于高等级债券类资产需求将会持续增加,国内高等级债券资产收益率相对于国外利差明显。
        “因此,我们在下半年的投资操作中,依然会把严防死守信用风险摆在投资的最首要位置,适度提高高等级债券的配置仓位,积极参与长久期利率债的波段操作,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获取最大投资收益。”唐俊杰说。

 

 

央行定调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被寄予厚望(经济参考报)

航空公司年内发债逾千亿 对冲汇率风险(证券时报网)

中国债市吸引力渐增 十年期国债中标利率创14年来新低(中国证券网)

机构二季度持仓路线图曝光:知名私募重仓坚守 QFII逆市抄底(每日经济新闻)

发改委高频发文力推高铁经济 十三五投资仍将加码(中国证券网)

 

发改委“降息降准”措辞被删 释放了什么信号

 

 “坚定不移降低各种企业成本。择机进一步实施降息、降准政策。”这是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3日上午发布的《更好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一文中的建议。但到了3日下午,上述字句已被删除。此举引发强烈关注。

一些观点认为,删文举动可能隐含了一个信息:到目前为止,降准、降息不在政府和央行的考虑范围。

不过,一名接近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的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这并非是一份已经正式出台、生效的文件,只是发改委政研室一份储备性的、前瞻性的研究报告,这种研究报告在发改委政研室有很多,要根据经济形势择机出台或不出台。通常情况下,这类文件就算是能够正式发布,也要经过多重程序,或许还要进行修改。

财政部一位官员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单纯的货币政策效应已经甚微,“大家更寄希望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改革来提振经济,或者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删文可能是由于媒体的过度解读或市场的敏感反应。”

央行网站3日傍晚的最新文章显示,2016年央行分支行行长座谈会称,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预调微调,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

是否有必要降息、降准

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的一些专家表示,发改委政策研究室是一个发改委内部的研究机构,其研究视角和其他市场研究并没有什么不同,也是以经济的走势为出发点,因此也可以有自己的观点。但并不意味着未来政策一定会这样做。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也对本报记者表示:“这就是篇政策研究性质的报告,并不具有市场所猜度的那样是释放某种政策信号,删改是为了避免市场过度解读。”

也有观点认为,降息、降准的政策决策权在央行,甚至是国务院,发改委政策研究室此次发文建议择机降息、降准可能会误导市场,这或许是上述建议被删的主要原因。

那么当前阶段究竟是否有必要降息、降准?

央行2015年进行了5次降息,目前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至4.35%,五年以上的商业贷款基准利率降至4.9%。

上述接近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人士表示,目前经济形势发展的趋势还不是非常清晰,作为储备政策,提出降息、降准还是可以研究的。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本报表示,从经济增速情况来看,企业融资成本要下降还是有必要、有空间的,这种情况下还是要降息。

但他同时强调,降息还是要考虑另外一方面,就是对人民币汇率会不会带来一定压力。眼下,美国进入加息周期,如果此时降息,人民币贬值压力会更大。这会带来两方面效果:一方面,对出口可能有效果,但不见得很大;另一方面,贬值或许会加速资本流出,导致中国投资增速的下降。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本报记者表示,民间融资的真实成本被高估,对企业而言现有的利率水平其实并不高。

根据他的研究测算,目前民营企业的融资利率在6.6%~6.7%,距离最高位的9.6%已经大幅下跌。尤其是融资利率和企业息税前利润率比较,现在的息差几乎与2012年在同一水平。

是否继续降准,要根据流动性情况判断,这要看外汇占款是否继续减少。今年6月外汇占款较5月减少了977.27亿元。据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解读,减少主要与英国“脱欧”公投导致的金融市场波动有关。在此之前,5月外汇占款环比减少337亿元,降幅连续5个月收窄。

连平表示,除了降准,目前央行有很多可替代的调控工具未满足短期、中期的流动性安排。而降准对各方面的影响可能会比较大。

鲁政委表示,从整个国家大的政策导向来看,进一步降准的可能性也不大。

今年5月9日,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的撰文中,首次提出了“房地产泡沫”,并且警示了风险。7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抑制资产泡沫”,业内人士解读这主要指向房地产行业。

“这样的政策背景下,一旦继续降准,很容易造成市场的误读,尤其是在房地产上。”鲁政委对本报记者表示。

上述财政部官员也表示,近期来看,降息、降准的空间都不大,即使真的降息、降准了,政策的边际效应也在递减。

货币政策如何助力去产能

虽然如今提振经济更需要财政政策及结构性改革的发力,但稳健货币政策的重要性依然不可替代。

鲁政委的一种说法很有趣:“2010年、2011年经济过热,2012年是一个往下转的时间节点,宏观经济和微观企业的状况还不算差,由此表明,现在的利率回到了一个比较不错的水平。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还存活不下去,那是不是‘僵尸企业’呢,或者还有其他什么方面存在问题?”

我国上半年去产能成绩单日前相继“出炉”。上半年钢铁、煤炭产业去产能任务仅完成全年目标的30%和29%。要实现全年任务目标,意味着下半年将要完成全年任务的70%左右,去产能压力加大。

国资委党委近日在《求是》杂志刊发署名文章《坚决打好提质增效攻坚战》中提到,结合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加快处置“僵尸企业”,对石油石化、火电、汽车、煤炭等创效压力较大的企业开展专项督导。

那么,货币政策能在去产能中扮演何种角色?连平表示,货币政策对于去产能的直接作用不大,“去产能更多是一个结构的问题,还是要通过信贷的方式,比如对产能过剩的行业信贷投放严格控制,或者通过结构性工具让资金流向政策支持的行业等。”

鲁政委表示,从债券市场的表现可以看出,目前钢铁、煤炭、有色、化工等行业的信用利差比较大,融资成本比较高,但是医药、城投债等融资成本都比较低,利率甚至可以说达到历史最低位。这是一种非常健康的现象,应该乐观其成。只有差异化的融资成本,才能促使落后产能、僵尸企业退出市场。

当然,去产能绝不只是清退、整合那么简单。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去产能确实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和阻力。地方政府有对地方GDP、税收和社会稳定的考量,企业的债务问题、人员安置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都制约了去产能的速度。此外,价格的反弹使产能过剩的企业对市场仍抱有期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国企研究室主任项安波对本报记者表示,去产能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一是中央财政已设立了千亿级的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奖补资金,要发挥好其化解过剩产能、员工安置等方面的作用;二是要积极稳妥推进宝钢、武钢两大钢铁央企的重组整合;三是发挥新成立的央企煤炭资产管理平台公司(国源)在去产能和促发展方面的作用。

胡迟表示,上半年已经制定好去产能的目标任务和完成路径,下半年的进度一般会快于上半年,再加上国资委督导力度加大会倒逼去产能加速,全年去产能的目标是很有希望达成的。(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免责声明:
1、本刊所登载报告及资讯是为特定客户和其他专业人士提供的参考资料,文中所有内容均不构成本公司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以及形成其他任何权利义务的要约和承诺。本公司虽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准确可靠,但本公司并不对报告内容及引用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做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万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及有关联的任何个人均不承担因使用本报告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2、投资我公司所管理的基金前,应仔细阅读相关的《基金合同》及最近更新的《招募说明书》。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