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

     基金名称  当日净值  累计净值  日增长率  今年以来 申购
万家蓝筹(519196) 1.0232 1.0232 -1.12%

0.00%

万家品质(519195) 1.0976 1.0976 -1.24%

-13.57% 

万家精选(519185) 1.7587 1.9337 -0.35% -4.76%
万家优选(161903) 0.8294 2.4427 -1.04% -5.56%
万家和谐(519181) 0.8671 1.7905  -0.96% -14.50% 
万家瑞兴(001518) 1.6185 1.6185 -0.72% -4.74%
万家瑞丰A(001488) 1.0677 1.0677 0.00% 5.66%
万家瑞丰C(001489) 1.0418 1.0418 -0.01% 3.23%
万家引擎(519183) 1.3890 2.0790 -0.14% 5.07%
万家新利(519191) 0.9605 1.0821 -0.85% -5.94%
万家债券(161902) 1.1024 2.1330 -0.09% 1.27%
万家强债(161911) 1.0343 1.2813 0.01% 2.21%
万家恒A(519188) 1.2673 1.2673 0.02% 2.72%
万家恒C(519189) 1.2440 1.2440 0.02% 2.45%
万家添利(161908) 0.9028 1.5038 0.04% 1.07%

万家稳增A(519186)

1.1093 1.5493 0.05% 2.34%
万家稳增C(519187) 1.0984 1.5184 0.04% 2.11%
万家双利(519190) 1.0823 1.1497 -0.04% -0.35%
万家180(519180) 0.7517 3.0917 -0.56% -11.76%
万家红利(161907) 1.3692 1.3692 -0.88% -11.78% 

万家成长(161910)

1.0336 1.7450  -1.55% -20.13% 

成长A(150090)

1.0292 1.2486 0.04% 2.57%

成长B(150091)

1.0380 2.2415 -3.08%

-34.72% 

万家50ETF(510680) 1.7529 1.7529 -0.41% 2.46%
    基金名称    截至时间 每万份基金净收益 最近七日年化收益率    今年以来 申购
万家货币A 2016-08-01 1.9303 3.085% 1.44%
万家货币B 2016-08-01 1.9955 3.324% 1.58%
万家货币R 2016-08-01 1.9984 3.334% 1.59%
万家货币E 2016-08-01 1.9709 3.235% 1.53%
万家日日薪A 2016-08-01 0.5587 2.496% 1.45%
万家日日薪B 2016-08-01 0.6244 2.735% 1.59%

 

价值挖掘 稳中求胜

  

 

    凭借对行情的准确判断和稳健的操作,在去年市场大幅波动的背景下,万家稳健增利基金依然为投资者获得了12.34%的投资回报。而业绩的上乘表现,也让万家稳健增利摘得了“2015年度开放式债券型金牛基金”奖项。
        万家稳健增利基金经理唐俊杰表示,在下半年的投资操作中,依然会把严防死守信用风险摆在投资的最首要位置,适度提高高等级债券的配置仓位,积极参与长久期利率债的波段操作,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获取最大投资收益。
        准确把握机遇
        在2015年,万家稳健增利基金由于对债券以及可转债行情和机会的判断相对准确,在净值波动率相对较小的同时,获得了12.34%的投资收益,领跑同类型产品。
        唐俊杰告诉记者,之所以能在去年获得这个业绩,主要是通过以下三个操作策略来实现的:第一,审慎的信用风险理念,通过严苛的信用风险评估体系,坚决回避信用风险相对较高的投资标的,因此持仓债券没有任何一个出现信用问题或者违约的情况;第二,对于长久期利率债的行情走势判断相对精确,采用较高仓位且坚定持有策略,获取了较高的资本利得;第三,对于可转债的择时也比较得当,在股市顶部区域几乎全部安全获利了结,并且在后续的反弹中成功适度抄底,也获得了较好的投资回报。
        事实上,严控风险、精准判断是唐俊杰一直以来的特点。“我的个人的投资理念是稳中求胜。比如在2013年,市场对于资金面和债券行情走势一直比较乐观,我们及时察觉到货币政策取向的变化以及未来债券市场去杠杆的风险,果断地将基金的仓位和久期降低至最低水平,留存足量的高流动性及短久期的资产,很好地规避了年中由于‘钱荒’带来的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唐俊杰说,“又比如在2015年,进入二季度后,权益市场受火爆行情的推动,非理性的迹象越来越明显,估值出现了显著偏离基本面的过度投机状态,市场杠杆率也在不断抬升,监管层也是不断强化警示。据此,基金在稳健理念的指引下,在可转债投资标的上日益谨慎,不断降低仓位,在行情相对高位时将仓位降低至极低的水平,同时将个别有安全边际的可转债转股在其反弹后全部获利了结,不但基本规避了净值波动风险还获得了较好的投资收益。”
        严控风险寻机会
        对于下半年的债市走向,唐俊杰表示,下半年的行情会出现一个阻碍、两个风险、三个利好,将会呈现出震荡慢牛特征。
        唐俊杰指出,具体而言,在当前债券收益率业已接近无风险利率,高等级债券的期限利差、信用利差以及资金利差都接近了极限的水平,而央行的货币政策依然保持偏稳健的取向,导致无风险利率中枢没有明显下移,所以其未来依然是债券收益率大幅下行的最大阻碍。
        唐俊杰进一步指出,两个风险中,一个是信用风险,当前很多信用风险并没有充分暴露,收益率的补偿也不够充分合理,未来在经济下行周期中依然是债券投资的最大风险和挑战;另一个是政策去杠杆的风险,由于大家对于债券中长期趋势相对乐观,在相对充裕的流行性环境下,很多非银机构杠杆率相对较高,而监管层对于该现象也有所察觉,只是出于金融体系稳定以及稳增长需要的考虑,预期不会采取过去剧烈的去杠杆方式,但是依然存在引发债券市场波动风险的可能性。
        三个利好则主要包括:第一,基本面重回疲态,通胀压力回落,基本面对于债券走好的支撑明显增强;第二,供需关系相对改善,债券的供给高峰在二季度后相对回落,需求在下半年也会有所改善;第三,由于全球避险情绪浓重,对于高等级债券类资产需求将会持续增加,国内高等级债券资产收益率相对于国外利差明显。
        “因此,我们在下半年的投资操作中,依然会把严防死守信用风险摆在投资的最首要位置,适度提高高等级债券的配置仓位,积极参与长久期利率债的波段操作,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获取最大投资收益。”唐俊杰说。

 

 

已披露上市公司半年报显示险资二季度新进21只股票 社保基金新进18只(中国证券报)

社保基金持股路线曝光 价值投资成首选(证券日报)

监管松绑债市开放再提速 熊猫债发行量超去年六倍(经济参考报)

港股通标的股再遭狙击 两天暴跌94%沦为“仙股”(上海证券报)

7月两市减持少一成多 增持增加七成多(证券时报网)

 

央企瘦身:目前管理层级最多有九级 将大幅压缩

 

 央企“瘦身”进行时: 管理层级大幅压缩
  [央企法人单位目前是41000多家,法人层级个别企业达到两位数,甚至有的央企能实现“19代同堂”。央企下属子公司,不仅按业务划分,还对应区域行政机构划分行政层级,导致企业层次多、机构臃肿。]
  从目前最多的九级管理层级,逐步压缩到3-4级,这是今年央企改革的发力点之一。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指出,央企产业分布过广、企业层级过多等结构性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央企层级多、机构臃肿,会降低企业的决策效率,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和管理风险。
  本报记者了解到,国资委正在加速推进央企降层级相关工作,而多家央企已经采取行动压缩层级、“瘦身健体”,并取得初步成效。
  有的央企“19代同堂”
  近期国资委公布的上半年国企改革进展情况通报显示,今年会加快央企瘦身健体,在全面清查的基础上大力压缩管理层级,精简业务链条,努力推动国有资本向关键领域、重要行业集中。
  今年5月1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为央企压缩管理层级明确了任务量和时间表,力争在3年内使多数央企管理层级由目前的5~9层减至3~4层以下、法人单位减少20%左右。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在5月20日的国务院政策吹风会上表示,央企深化改革瘦身健体,要力争在三年之内使央企布局结构明显优化,主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运行效率显著提升。
  张喜武称,通过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层级和法人单位,剥离辅业、突出主业,是解决计划经济留存的一些问题,比如“办企业大而全、小而全、产业链条过长、分布布局过广”。
  李锦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央企管理层级最多的有九级。央企法人单位目前是41000多家,法人层级个别企业达到了两位数,甚至有的央企能实现“19代同堂”。央企下属子公司,不仅按业务划分,还对应区域行政机构划分行政层级,导致企业层次多、机构臃肿。
  李锦表示,层级太多、机构分散,会降低企业效率和增加运营成本。由于层级过多,央企需要增加管理机构与人员,以确保对下属部门与企业的有效控制,从而造成了央企管理部门的庞大与臃肿。层级的增加,导致央企决策链条延长,既造成决策效率下降,企业难以对市场变化及时做出反应,同时也增加了企业运营的成本。
  多家央企探索降层级新路径
  国资委在2016年上半年央企经济运行情况通报中称,对央企所属法人单位和管理层级进行全面摸底清查,明确5家企业作为压减工作的重点企业,对面上企业也提出了明确目标要求。
  国家电网目前已经取消所有区域公司管理层级,按照“两级法人、三级管理”的目标,进一步取消区域公司法人层级,推动子公司模式的县公司改制为分公司,将公司法人层级减少至“国网公司-省公司”两级。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将企业产权层级减少了4级。中国电子表示,为避免战略管控管不住甚至“够不着”,下大力气压缩企业产权层级和管理层级,已通过“要约+吸收合并”这一港股市场的“重大无先例”方式创造性地实现长城科技退市,并正通过长城科技所属相关企业系列资本运作实现原六级企业冠捷科技变为二级企业,从而使集团公司产权层级由11级减少至7级,实际管理层级逐步控制在4级。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探索出了压缩层级的“四条法则”。中国通号从2013年起,采取“新的控、旧的并、长的压、弱的退”四种改革手段,实现了管理层级压缩到三级、法人层级限制到四级的目标。
  “新的控”就是严控新设子企业,从源头避免法人层级增多。“旧的并”就是存量企业按照业务板块合并,实现扁平化管理。中国通号已将21家二级子分公司重组整合为7家二级集团。“长的压”就是管理层级三级以下、法人层级四级以下的一律压减。“弱的退”,就是针对长期亏损企业、监管缺乏控制力的参股企业以及不符合战略方向的企业,及时清理退出。
  李锦表示,央企改革正在加速,已经显示出从外部重组整合转向内外共同发力的趋势。下一步应努力减少内部管理层级,提高管理效率,去行政化,逐步实现政企分开。解决央企“过长”、“过宽”的问题,向主业集中做优做强。(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免责声明:
1、本刊所登载报告及资讯是为特定客户和其他专业人士提供的参考资料,文中所有内容均不构成本公司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以及形成其他任何权利义务的要约和承诺。本公司虽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准确可靠,但本公司并不对报告内容及引用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做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万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及有关联的任何个人均不承担因使用本报告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2、投资我公司所管理的基金前,应仔细阅读相关的《基金合同》及最近更新的《招募说明书》。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