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月01日

     基金名称  当日净值  累计净值  日增长率  今年以来 申购
万家180(519180) 1.1632 3.5032 4.61% 36.14%
万家债券(161902) 1.3068 2.1377 1.01%  9.69%
万家优选(161903) 1.0862 2.7032 4.19% 92.35%
万家和谐(519181) 1.0299 2.075 4.24% 65.05%
万家引擎(519183) 1.2925 1.9825 0.02% 27.61%
万家精选(519185) 2.205 2.285 4.89% 111.77%
万家稳增A(519186) 1.2621 1.4621 0.37% 7.14%
万家稳增C(519187) 1.257 1.437 0.36% 6.95%
万家红利(161907) 1.9945 1.9945 5.70% 63.31%
万家添利(161908) 1.0006 1.4385 0.29% 7.89%

万家中创(161910)

1.0143 2.1325 1.48% 101.15%

万家创A(150090)

1.0017 1.183 0.05% 2.35%

万家创B(150091)

1.0269 3.082 2.92%

197.04% 

万家恒A(519188) 1.1697 1.1697 0.08% 3.87%
万家恒C(519189) 1.1539 1.1539 -0.01% 3.63%
万家得利(519190) 1.0482 1.1156 0.04% 2.29%

万家强债(161911)

1.1192 1.2212 0.20% 6.96%

万家380ETF(510680)

2.5273 2.5273 5.44% 84.34%

 

   
    基金名称    截至时间 每万份基金净收益 最近七日年化收益率    今年以来 申购
万家货币A 2015-06-01 0.6476 2.41% 1.64%
万家货币B 2015-06-01 0.715 2.65% 1.74%
万家货币R 2015-06-01 0.7178 2.66% 1.74%
万家货币E 2015-06-01 0.69 2.56% 1.70%
万家日日薪A 2015-06-01 0.7192 2.62% 1.79%
万家日日薪B 2015-06-01 0.7853 2.87% 1.89%
万家日日薪R 2015-06-01 0.0000 0.00% 0.00%

 


万家创B年内涨幅超103% 分级基金成“玩转”牛市首选 

 

 


 牛市当道,哪类基金最“玩得转”?答案无异是分级基金,此类产品能为投资者提供短投长持套利等多种玩法,堪称“玩转”牛市的第一选择。尤其是分级基金B份额,能够通过杠杆有效放大指数收益,今年以来基金净值增长破百的产品几乎都是分级B。比如万家创B(150091),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4月15日,该基金年内涨幅高达103.56%,在53只分级基金进取份额中高居第4位。

业内人士指出,作为分级产品最吸引人的设计,拥有杠杆效应的分级B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投资者持有,可以说一种较为“任性”的玩法。在市场上涨阶段,分级B博取高收益的效果立竿见影,从今年多只分级B的表现就能看出。而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而言,则可以选择分级产品的母基金份额,其实质就是传统的指数型基金。持有母基金就是以“细水长流”的玩法,静享指数长期上涨带来的收益。以万家中创(161910)为例,其标的指数为中证创业成长指数。银河数据显示,截至4月15日,该基金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为54.01%,在同类178只标准指基中排名第9位。

除了长期持有母基金分享指数上涨和通过B份额博取高收益,分级产品还为比较专业的投资者提供了“折溢价套利”的低调内涵玩法。比如在当前牛市环境下,就可以进行溢价套利。仍以万家中创分级指基为例,投资者可以T+0申购其母基金份额, T+2日拆分成万家创A+万家创B,然后T+3日一开盘就能抛售,整个过程承担2个交易日和1个开盘的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有投资者利用“直销代办”的“盲拆”功能,可以实现T+1日拆分、T+2日抛售,比以往提前一日,且只需承受1天和1个开盘的市场价格波动。不过,万家基金指出,伴随越来越多投资者掌握这一套利方法,目前进行这种简单的溢价套利,已近乎于“生死时速”,投资者应予以注意。

 
( 来源:金融投资报)

 

 

 

 
 
 

 

习近平:深入研究保持经济增长举措 (中国证券报)

监管层摸底理财资金入市消息不实 实为排查贷款流向 (21世纪经济报道)

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发布 农机节水业将受益 (中国证券报)

央行规范互联网金融意见恐推至年底出台 (上海证券报)

两部委:2020年基本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通快递 (证券时报

 

央行1.5万亿PSL:相当于两次降准

 

 

PSL(抵押补充贷款)又来了,这回来了1.5万亿,利率还比去年低了很多。

6月1日,有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中国央行近期针对特定银行进行了PSL操作,以提供基础货币,同时调降本次PSL利率至3.1%,以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但未透露具体操作规模。”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新一轮PSL期限可能为3~5年,规模可能扩至1.5万亿元以上。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发现,对于此次PSL传闻,业内普遍认为“合理,符合预期”: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国开行进行拟财政支持,无需大幅提高财政赤字,或依靠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从商业银行借贷;另一方面,央行可以通过对国开行定向注入流动性来为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再平衡的重点项目提供信贷支持,不必像2009年那样大幅降准和降息。

利率逼近国债

所谓PSL,是指中央银行以抵押方式向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合格抵押品可能包括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及优质信贷资产等,其亦是一种基础货币投放工具。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曾于2014年7月获得信息,1万亿元PSL贷款在2014年4月份通过“同业往来”从央行“转移”到国开行,有消息人士称,去年PSL的利率是4.5%,期限为三年。今年5月初,有媒体报道称,新一轮PSL的期限可能为3~5年,规模可能扩大至1.5万亿元以上。

最新数据显示,三年期国债利率约为2.92%,若传闻所述“本轮PSL利率调降至3.1%”属实,那本轮PSL的利率已逼近国债。分析师普遍认为“这体现了监管层降低融资成本的决心”。

“应该有引导资金利率下调的考虑,和定向正回购下调利率是同样的调控意图。”华夏银行发展研究部战略室负责人杨驰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分析称。

民生证券宏观研究员李奇霖对此向本报记者分析称,资金利率下行太多,一方面央行要考虑银行在市场融入资金的成本,资金价格定太高,银行不接受;另一方面要考虑经济状况,当前实体资本回报率不高,PSL要发挥稳增长作用,资金利率必须降下来。

“近期利率债长端出现调整,主要源于对大量地方债供给挤出需求和货币政策转向的担忧。”海通证券宏观债券分析师姜超称,央行此番PSL操作一方面可提供长期流动性、增加银行配债资金并延长资产久期,一方面可以稳定长端利率预期,维持10年国开债利率区间3.6%~4.1%的判断。

地方债质押或有戏

本次PSL引发了市场对地方债可进入央行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质押的讨论。

5月8日,财政部、央行和银监会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2015年采用定向承销方式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有关事宜的通知》,以及《2015年采取定向承销方式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操作流程》,将地方债纳入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和试点地区地方国库现金管理的抵(质)押品范围,纳入央行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抵押补充贷款(PSL)的抵(质)押品范围,纳入商业银行质押贷款的抵(质)押品范围,并按照规定在交易场所开展回购交易。

“央行已经将地方债纳入PSL抵押品框架,不排除银行可以通过PSL将地方债抵押给央行,换取流动性。”针对本次PSL,民生证券宏观研究员李奇霖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分析道。

华创证券宏观研究主管钟正生则向本报记者表示:“目前还看不到货币政策转向的触发条件(外部是汇率,内部是通胀)。因此,这些举措只是央行在流动性管理上的调节,既可能是为了给地方债置换做铺垫,也可能是为疏通货币政策传导做改进。这也折射出常规货币政策,即降准和降息的约束在凸显。”

第一财经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单景辉的观点更为谨慎,他向本报记者表示,PSL操作意在提供基础货币,可视作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定向提供流动性,同时央行可以通过PSL来引导中期利率,“理论上地方债可以纳入本轮PSL,但是否使用,是否本次PSL是针对银行持有地方债的定向发钱,这个需要进一步消息确认。”

针对本轮PSL,也有观点认为扩大发放PSL规模无法避免杠杆率攀升。

瑞银证券认为,国开行发放的贷款依然是贷款,与一般贷款的区别仅是成本较低,债务负担更可持续。除非央行通过其他渠道调整流动性投放规模,保持稳定的货币供给,或者通过控制贷款额度保持稳定的信贷增长,收紧“影子银行”监管或继续动用贷存比的限制,否则基础货币增速加快仍会推动银行放贷加速增长。但考虑到现阶段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仍是避免货币条件被动收紧,短期内超额宽松一些并无不可。

“不过监管当局也在双管齐下,一方面通过PSL引导融资成本下行,一方面用地方债务置换的方式来降低企业杠杆率。”杨驰针对瑞银观点如是说。

“此轮PSL相当于两次降准”

去年初,央行逐步退出常态式外汇干预,业界普遍预计,外汇占款低增长将会是常态,以往作为重要基础货币投放渠道的外汇占款的角色正在改变。市场普遍认为,PSL等新型货币工具正是央行未来对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

央行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央行口径外汇占款仍然为负增长,截至4月末,其余额为26.77万亿元,较上月减少459.42亿元。今年以来,央行口径的外汇占款除了1月份小幅增长外,2、3、4月份均为负增长。

“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投放量减少,基础缺口亟须补充。”李奇霖称,PSL属长线资金,一方面可以补充外汇占款留下的基础货币缺口,另一方面可降低特定领域(过去经济发展薄弱环节)的融资成本。

另有机构表示,为国开行提供1.5万亿元PSL的效果,相当于降准两次以上,可以有效补充当前受制于外汇流出的基础货币供给。

钟正生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分析称,本次PSL若属实,实际是打了一套“政策组合拳”。先有定向正回购,发出货币边际宽松空间有限的信号;再用PSL提供基础货币,消除市场对货币政策转向的担忧。

央行近期向部分机构进行了定向正回购,期限包括7天、14天和28天,总操作量逾千亿元人民币。此前,接近央行人士就这一举动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属正常操作”。

“PSL+定向正回购类似扭曲操作,旨在‘锁短放长’,稳定短期流动性,释放长期流动性并引导长期利率下行。”姜超认为,上周央行重启定向正回购,回笼资金超千亿,而央行再次启动PSL意在释放中长期资金,可视作中国版“扭转操作”,锁短放长,引导低利率从短端向中长端传导。

虽然与再贷款或其他流动性投放工具类似,PSL也能够投放基础货币,区别在于前者通过商业银行放贷,而后者通过政策性银行为基建和政府投资项目提供低成本信贷。

“PSL相对期限较长,和其他定向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服务于流动性调节的需要相比,主要是向商业银行提供中长期的资金来源。加大PSL投放力度,有助于商业银行向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发放中长期贷款。”杨驰向本报记者表示,PSL最初主要交易对象是国开行,如果拓展到其他商业银行,也反映了央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投放力度的意图。

“对商业银行PSL还可发挥定向调控的目的。单纯降准无法确定商业银行资金流向,而PSL却可以将央行的基础货币投放,与商业银行的放贷(或购债)更好挂钩。不管最终效果如何,这至少是一种尝试。”钟正生称。


(证券时报)

 

 
 

 

 
 
 
 
 
 

免责声明:
1、本刊所登载报告及资讯是为特定客户和其他专业人士提供的参考资料,文中所有内容均不构成本公司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以及形成其他任何权利义务的要约和承诺。本公司虽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准确可靠,但本公司并不对报告内容及引用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做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万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及有关联的任何个人均不承担因使用本报告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2、投资我公司所管理的基金前,应仔细阅读相关的《基金合同》及最近更新的《招募说明书》。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