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

          基金名称  当日净值  累计净值  日增长率  今年以来 申购
万家180(519180) 0.5667 2.9067 -0.16% 5.32%
万家债券(161902) 1.0698 1.8844 -0.04% 10.23%
万家优选(161903) 0.5363 1.7276 -0.04% -2.47%
万家和谐(519181) 0.5986 1.3211 0.18% 2.27%
万家引擎(519183) 0.9945 1.4845 0.19% 0.54%
万家精选(519185) 0.9821 1.0621 0.49% -9.89%
万家稳增A(519186) 1.11 1.31 0.12% 9.88%
万家稳增C(519187) 1.1081 1.2881 0.12% 9.51%
万家红利(161907) 0.9132 0.9132 0.05% 13.88%
万家添利(161908) 0.8727 1.2786 0.01% 5.01%

万家中创(161910)

1.1052 1.1512 0.33%  -0.53%

万家创A(150090)

1.0529 1.1449 0.02% 5.29%

万家创B(150091)

1.1575 1.1575 0.61%

-5.20%

万家恒A(519188) 1.1153  1.1153 0.04% 10.26%
万家恒C(519189) 1.1041 1.1041 0.04% 9.87%
万家得利(519190) 1.0497 1.0649 0.02% 6.16%

万家强债(161911)

1.0815 1.1255 -0.07% 12.09%

万家380ETF(510680)

1.1587 1.1587 0.33% 20.74%

万家城建(519191)

1.0226 1.0342 0.07% 3.44%
         基金名称      截至时间 每万份基金净收益 最近七日年化收益率      今年以来 申购
万家货币A 2014-10-24 1.4343  5.02% 3.74%
万家货币B 2014-10-24 1.4998 5.27% 3.94%
万家货币R 2014-10-24 1.5027 5.28% 3.95%
万家货币E 2014-10-24 1.4761 5.17% 0.84%
万家日日薪A 2014-10-24 0.8565 5.45% 2.29%
万家日日薪B 2014-10-24 0.9187  5.68% 1.49%
万家日日薪R 2014-10-24 0.0000  0.0000% 0.00% 

 

万家基金孙驰获首届“中国最佳基金经理”

 

 


2014年9月,在证券时报、中国基金报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最佳基金经理”评选中,万家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孙驰凭借优异的投资业绩被评为“三年期十大最佳固定收益投资基金经理”。这也是万家基金固定收益团队今年以来获得的第三个全国大奖。

本次“中国最佳基金经理”评选以基金经理的长期业绩作为评选的重要依据,对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凭借稳健的投资风格和多年固定收益从业经验,孙驰以出色的业绩回馈了投资者的信任。根据好买基金统计,由孙驰管理的万家增强收益债券基金成立以来收益率已经超过110%,十年来平均年化收益率超过8%。截至9月19日,万家增强收益债券基金今年以来的收益率达到8.35%,孙驰在该基金的任期总回报超过22%。

见证债券市场的牛熊轮回,万家基金固定收益团队始终以追求绝对收益为目标,坚持债券基金应尽可能减小波动,凭借自有的信用评估体系为筛选优质债券、风险管理提供支撑。团队不仅在2013年平稳度过钱荒考验,当时管理的7只债券型基金全部正收益,更在2014年的债券牛市中业绩表现突出。截至9月19日,万家强债今年以来的净值增长率达到10.13%,万家债券、万家恒利A、万家恒利C等5只债基年内增长率过7%。孙驰认为,下半年的债市行情依然乐观,目前来看债券牛市行情延续是大概率事件。  (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四季度GDP将降至7.2% (华尔街见闻 )

三季度盈利2100亿 基金迎来近四年最赚钱一季  (上海证券报)

引入股指期货 私募布局多空策略 (中国证券报)

A股接近转折节点 海量打新资金出笼 (每日经济新闻)

开盘:两市小幅低开 沪指低开0.38% (和讯股票

 

沪港通利好赴港上市企业:H股转板IPO案例调研

 

在沪港通启动的预期下,尽管各方对香港市场的估值水平有所期待,但记者从A股拟上市企业中了解到,很多企业仍处于观望阶段。“我们的企业主要面向内地市场,没有海外运作的迫切需求,而且我们排队已经很多年,在临门一脚之际放弃确实比较可惜。”一家沪上拟上市公司人士向记者指出,尽管排队多时,但公司管理层仍然选择坚守A股。另一家今年年内刚刚上市的台资企业则更为执着,该企业为登陆内地市场,不惜从台交所下市,经历IPO暂停、IPO核查、A股堰塞湖等重重困境,终于在今年上半年成功发行。“从最终获得的市盈率情况看,我们的等待和苦难都是值得的。”该上市公司董秘颇为感慨地向记者表示。事实上,尽管A股600余家排队企业冗长,但像上述坚守者仍然众多。两地上市地徘徊背后,何种因素将决定企业最终的选择,绿靴资本将为投资者带来最新鲜的H股转板案例,剖析企业适合A或H股上市的核心原因。

  沪港通对一级市场影响预估

港股通将极大地推动内地资本市场国际化,资本市场的制度趋同化可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伴随沪港通开通后,未来港股流动性进一步加强,将大大吸引香港资本市场上市价值。
目前港股市场的交易量中,内地投资者占比较小,而沪港通将为港股市场带来新的增量资金,对港股市场是长期利好。长期来看,香港股市监管与制度规则相对比较完善,相信在两地互联互通不久后监管部门将尝试更多的制度创新,稳步推进两地资本市场双向开放。

安永审计服务合伙人唐嘉欣指出:“由于内地多个主要行业和国企的持续深化改革,以及充实的拟上市企业管道,将刺激香港IPO市场有更好的表现。企业在香港上市流程快捷便利,时间易掌控,再融资市场迅捷且金融工具丰富多样,与国际市场的联动紧密。而部分行业的市盈率因为更受国际资本追捧,在香港市场的估值相对更高。因而,企业选择在香港上市,将有助于内地发行人建立国际化运作平台,拓展海外市场,提高竞争力。”

消费品、零售、金融和房地产行业由于品牌拓展和资金募集等需求,历来是内地企业赴港上市较热门的行业。近年来,一些科技、媒体及通信行业(TMT)的企业也偏爱选择香港作为上市地。预计沪港通实施后金融等蓝筹板块,以及投资增长稳定的家电、汽车、轨道交通等相关领域或将被看好。

另一边,部分内地企业港股上市后,有望成为后续沪港通成分股,无疑加大了上市价值。“沪港通给两个市场都带来了活水,对已经上市的内地企业和考虑去香港上市的企业也是利好。如果进入沪港通名单,不仅香港投资者可以买,其他内地投资者也可以买。上市公司的价值能更好地被挖掘。”港交所北京代表处副代表黄兴玲表示。
   案例一:迪信通之八年上市路

迪信通2006年开始筹备海外上市,并做了相关规划和准备,引进了香港的鼎晖,美国的一些投资基金。
根据黄建辉介绍,当时海外上市两个途径,一是从证监会审批,程序相当复杂;另一个模式是红筹模式,在国外注册公司,通过协议和收购等控制拟上市公司,企业将外资化。但公司进行大量的准备之后,正好赶上2006年9月,商务部等监管机构一纸批文,将红筹上市路子堵上了。经过三年彷徨期,2009年,迪信通再度启动上市,而这时将上市地由海外改至境内A股,同时做了一些股份制的改造,覆盖了二十多个省公司,花了很多时间,一直到2011年提交了A股上市的申请,证监会接收了材料。之后又是一个漫长的等待,由于其后市场、新股改革等原因,IPO暂停,一直等到2013年,公司发现若继续任上市遥遥无期无法实现融资计划下去,将影响到企业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2013年6月,迪信通提交内地IPO终止申请,再度转战香港。“我们前期经历了7年多的上市准备过程,在内地排队等待很长时间,所以当初转向H股上市筹备跟中介机构沟通的时候,他们说几个月就能上了,我们都将信将疑。”黄建辉感慨道。令黄建辉意想不到的是,该公司自2013年10月筹备H股上市,11月审计机构等中介部门开始入场,及至今年7月8日香港上市,一共只用了8个月的时间。

  案例二:中国圣牧的红筹回归

相比迪信通,中国圣牧的上市之路则要相对幸运一些。“去年10月份,我们本来准备在A股排队上市的,也做了2到3个月的探索工作,从结果来看,感觉A股上市程序比较复杂,不确定性因素比较大,最终决定走红筹上市路线。” 中国圣牧(01432.HK)董事长姚同山表示。中国圣牧前几年曾做过一些红筹上市的铺垫工作,红筹模式比较规范,所以大大节约了后续筹备时间。“我们从去年11月完善红筹模式,到今年3月底报香港监管层,用了4个月时间就完成冲刺过程。”姚同山指出。
(上海证券报)

 

 
 

 

 
 
 
 
 
 

免责声明:
1、本刊所登载报告及资讯是为特定客户和其他专业人士提供的参考资料,文中所有内容均不构成本公司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以及形成其他任何权利义务的要约和承诺。本公司虽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准确可靠,但本公司并不对报告内容及引用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做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万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及有关联的任何个人均不承担因使用本报告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2、投资我公司所管理的基金前,应仔细阅读相关的《基金合同》及最近更新的《招募说明书》。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