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
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四季度股票市场继续震荡下行,期间所有二级行业全部负收益。业绩下调继而估值下调的戴维斯双杀再现。从风格上,大盘股的跌幅相对较小,而中小板跌幅最大;从行业分类而言,四季度医疗服务、保险、景点、银行、传媒有正收益,而其他行业均为负收益,尤其是化工、有色、煤炭等强周期行业跌幅显著。市场表现体现了对于宏观经济下行和企业盈利下行的整体系统性风险的预期。
根据本基金的合同,基金的主要股票资产投资于巨潮公共服务指数的成分股,其主要标的行业为煤炭、电力、运输、传媒等。根据投研团队的判断,本基金在四季度期间大部分时间维持在合同规定范围内的较低仓位运行,对于煤炭行业持续低配。这两方面的判断和投资均有利于基金的表现,但是由于其它行业配置和个股选择上仍然承受了较大的系统性下跌,四季度净值未能战胜业绩基准。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管理人认为展望2012年,A股面临的局面要好于2011年。从宏观经济背景看,2012年仍处于大周期的末端和新周期起点之间的过渡阶段,同时也是两届政府的过渡阶段,但有利因素是从产业周期上,已经处于去库存的阶段中,而股市在主动去库存结束后的区间内一般都有较好表现。市场会预期走出周期末端,开始对新的货币和经济周期进行预演。前期造成市场大幅度下跌的企业盈利问题的风险,将在年报和一季报期间集中释放。从企业整体利润增长来看,尽管2012年剔除石油金融的上市公司整体盈利预期仍然并不能令人乐观,但环比的角度,我们判断2季度起会开始走出自2010年以来季度同比增速下降趋势。市场对此会有所提前反应,因此我们认为市场会在一季度发生积极变化。
另一方面,尽管我们可能在2012走出周期的末端,但新周期的驱动因素目前非常不明朗,投资和出口均增速下滑是大概率情景,而消费的大部类即汽车和家电在刺激政策效应过去后的同比增长也很难有超预期的可能。传统的货币周期依然存在,并且会构成周期股的驱动因素,但是无论是供需弹性还是货币弹性都已经大幅下降。外部因素欧债危机的演化将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2012年内会持续有各类欧洲的不利事件发生,其冲击效应会渐渐弱化,然而始终是一个不确定因素。
综上我们判断整体的指数大机会出现的可能性并不大。在当前的时间段,我们认为周期和价值的风格相对于消费和成长股有相对收益,然而纵观全年,我们认为消费类企业和部分成长股仍然具备超额收益,基金的非成分股部分投资标的的主要来源仍将是这两个大方向。未来成长股将面临的情形将可能是分化严重,业绩是检验成长的试金石。2012年的成长股投资对投研团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将仔细的考量投资标的增长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争取为持有人创造更多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