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
经历了近2年的真空期后,近日随着股指的屡创新低,指数基金重又登上舞台。交银施罗德旗下公司治理ETF获批;友邦华泰获得中证指数公司沪深300指数的授权,并已上报沪深300ETF产品方案;多家基金公司也在设计指数基金的产品方案
自长盛中证100和上证红利ETF两只指数基金于2006年10月和11月相继发行之后,近两年来,指数基金陷入发行真空期。
日前,交银施罗德旗下公司治理ETF的获批打破了这一沉寂。同时,记者了解到,友邦华泰也获得中证指数公司沪深300指数的授权,并已上报沪深300ETF产品方案,而包括华夏、易方达、博时、嘉实、万家、南方等多家基金公司不约而同与中证指数公司及巨潮指数公司加强沟通,协商合作,个别基金公司产品方案已基本成型。
去年,在牛市环境下指数基金业绩突出,平均回报率列于各类型基金之首。然而在股指屡创新低的背景下,指数基金又一跃成为今年以来跌幅最大的基金类别。那么,为何在此时,基金公司又逆市推出指数基金呢?
数量化投资成首选
公开资料显示,在海外市场,指数基金规模大概占整个基金市场规模10%-15%的比重,这还不包括一些被动投资在内的基金。
相对而言,指数基金在我国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资料显示,从万家基金2003年发行国内首只标准化指数基金万家上证180基金以来,由于市场环境等诸多因素,指数型基金在国内的发展一度非常缓慢,直到2005年以后,A股市场的一波大牛市才使指数基金出现了较大的发展,但数量仍然非常有限。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已成立开放式指数基金仅有17只,其中10只使用中证指数公司所管理的指数,其余7只所用指数为巨潮管理的指数。
然而,随着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提高,直接反映市场表现的指数基金正日益受到市场关注。特别在上证指数跌到2100点左右的时机,基金公司集体重燃对指数基金的热情。对此,一合资基金公司市场部相关人士表示,如果指数基金在一个相对比较低的位置推出,那么比较容易做成正收益,对于公司的品牌形象也比较好,从发行的角度来说也更有利。虽然目前是否到绝对的底部谁都不知道,但是相对底部位置基本可以确认。
另一基金公司负责产品设计的人士分析道,市场经历大涨大落后,整个证券行业都认识到要遵守投资纪律,就要做数量化产品,而指数基金正是数量化投资的首选。
抢反弹最佳工具
就在基金公司大力开发指数基金的同时,指数基金也以其工具化的特征,在弱市下受到一批成熟、专业的投资者的偏爱。
中证指数公司总经理马志刚指出,一般而言,在市场低迷时,指数基金的规模、份额都会有所增长。
建行渠道一客户经理也表示,近期随着市场的不断下跌,投资者申购指数基金的热情非常高涨。“因为指数基金可以有效拟合市场,最快、最有效地获得市场的平均收益,被公认为抢反弹的最佳工具。除此之外,低位建仓长期持有、低位补仓摊低成本、定期定投也都是购买的主要动力。”
对此,万家基金市场部负责人表示,指数基金自身具有被动复制、满仓透明化的操作、低廉的交易成本、简单易理解的投资方式等诸多工具化的特征。除此之外,对于投资者而言,指数基金还有以下两个鲜明的工具化特征,一个是作为进行定期定额投资的工具,另外一个就是作为波段操作的工具。上述多重优势,使指数基金得以在弱市中受到众多投资者青睐。
来源:上海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