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二级市场的整体表现较强,不过各个板块之间的轮动也加快了,不少小伙伴陷入了“抉择难”。在此环境下,红利板块突出了一个“稳”字,可以作为资产配置中的一环,引起了投资者的关注。
那么红利板块为何表现较为坚挺,后市是否还有机会呢?
近期,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降到了“1字头”,投资者开始关注其它较稳健的投资品种,红利资产通常具备稳定的现金流与盈利能力,股息率也比较高,对于中长期资金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监管引导下,上市公司加大分红是大势所趋。据新华社报道,5400多家披露2024年年报的上市公司中,近七成公司2024年度宣布分红,合计分红金额近2.39万亿元,同比增长超7%,再创历史新高。
此外,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步伐也很坚定。今年1月,多部委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重点引导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近日监管层年中工作会议也提到,更大力度培育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由此看来,红利板块有望迎来新的增量资金。
平安证券在近期报告中认为,当前支撑A股红利策略的市场环境未发生根本性转变:宏观延续低利率环境,高股息权益资产仍具吸引力;中长期增量资金持续入市仍然可期;上市公司的分红增长仍有空间,A股整体股利支付率仍有提升空间。湘财证券则表示,预期 8 月市场大概率会经历震荡,建议关注长期资金入市相关的红利板块等。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30日,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股息率为5.68%,中证红利指数股息率为4.45%,体现出较好的安全边际,具有较好的配置性价比,投资者不妨将红利产品作为底仓配置。万家中证红利、万家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等产品密切跟踪红利赛道,是一个把握红利投资机会的较好工具,值得大家关注。
风险提示:证券市场价格因受到宏观和微观经济因素、国家政策、市场变动、行业和个股业绩变化、投资者风险收益偏好和交易制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引起波动,将对基金的收益水平产生潜在波动的风险。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候应详细阅读该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基本情况,及时关注本公司官网发布的产品风险等级及适当性匹配意见。由于各销售机构采取的风险评级方法不同,导致适当性匹配意见可能不一致,提请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要根据各销售机构的规则进行匹配检验。基金法律文件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产品风险等级因参考因素不同而存在表述差异,风险评级行为不改变基金的实质性风险收益特征,投资者应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并承担相应投资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