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财课程
红利资产卷土重来,压舱属性再显!
时间:2025-07-14  

近期,市场情绪明显回暖,投资机会此起彼伏。快速轮动之下,红利板块的表现再次凸显出较强的持续性,不论是中证红利指数,还是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都给到了较好的体验,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事实上,目前的市场环境,对红利策略是较为友好的。政策方面,财政部711日消息,财政部近日印发《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调整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相关指标内容,持续引导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期稳健经营,更好发挥保险资金的市场稳定器和经济发展助推器作用。通知明确,将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由三年周期指标+当年度指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将资本保值增值率指标由当年度指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

未来,在无风险利率长期下行的大趋势下,具有“下有底、波动小、分红高、盈利强的红利资产大概率会成为险资长投的重点关注方向。

那么,问题来了:红利资产的强势表现,还能持续吗?

就后市趋势来看,当前市场不确定性仍然较多,比如地缘风险、贸易摩擦等都可能加剧股市的波动,而且目前市场还没有明显的主线,偏防守型的红利资产依然是资金重点关注的方向。

虽然最近红利资产上涨了,但我们一直认为,买红利不应该看短期,这个投资策略更适合做长期价值投资。

长期来看,1)我国已过了高速增长的阶段,企业单纯以规模增长带动利润增长的模式或难以持续,那些更注重利润稳定以及投资者回报的企业,或更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而红利股正是这些企业的代表;

2)十年期国债利率持续下行,而红利资产凭借较为确定的股息收益,在利率下行期具备较高配置价值。

3)参考海外成熟市场的过往情况,发达国家的传统行业普遍进入成熟期,市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股票估值稳定,波动主要由企业盈利因素产生。红利投资从产品数量以及产品规模上都是非常主流的投资方式。

此外,因为红利策略主要投资于具有稳定分红传统和高分红能力的高股息股票,往往使用股息率作为核心的筛选指标。而长期稳定的现金股息,本身就能够传递出公司内部的经营状况,因为能够进行稳定分红行为的公司,往往是拥有充裕的现金流和稳定的盈利能力,投资价值更为显著。

哪些投资者更适合红利基金呢?

整体来说,偏向稳健风格的投资者或许更适合配置红利基金。此外,如果想要长期配置一种较为稳定的底仓品种,那么红利基金也会是较优的选项。因为红利策略更多是一种偏防守的策略,尤其是在下行和震荡的市场中,防御属性更显著。再加上当前资金在低利率的环境下也会更容易寻找确定性品种,高股息则是确定性的体现形式之一。

总体来看,高股息+低估值为红利资产同时赋予了进攻属性和防御属性,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持续性和适应性都挺强的。具体到投资中,建议大家关注一下红利指数相关的产品,通过指数化投资,争取获得更广泛的红利资产覆盖和更好的风险分散效果。万家中证红利、万家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等产品密切跟踪红利赛道,感兴趣的投资者可以关注一下。

 

风险提示:本材料由万家基金提供。证券市场价格因受到宏观和微观经济因素、国家政策、市场变动、行业和个股业绩变化、投资者风险收益偏好和交易制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引起波动,将对基金的收益水平产生潜在波动的风险。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候应详细阅读该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基本情况,及时关注本公司官网发布的产品风险等级及适当性匹配意见。由于各销售机构采取的风险评级方法不同,导致适当性匹配意见可能不一致,提请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要根据各销售机构的规则进行匹配检验。基金法律文件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产品风险等级因参考因素不同而存在表述差异,风险评级行为不改变基金的实质性风险收益特征,投资者应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并承担相应投资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