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红利资产延续强势。根据Wind数据,2025年5月13日,中证红利指数上涨0.70%。目前的市场环境,在多个维度上对红利策略都较为友好:
公募新规下红利资产再迎配置良机
近日,证监会公开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改革基金公司绩效考核机制以及推动权益类基金产品创新发展等措施。
在对标基准的业绩考核机制下,红利资产的配置价值再度凸显。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5年4月21日,中证红利全收益近五年累计收益率达70.97%,年化回报11.71%,相较沪深300全收益累计超额收益达58.98%。由此不难看出,当持有期限较长时,红利资产相对于沪深300等宽基指数有着更为显著的超额表现,与方案的中长期业绩考核导向较为契合。
震荡行情下,红利策略更具确定性
当前,股市整体仍处于震荡中,投资者较以往更关注确定性机会,同时关注的重点倾向于从增长确定性变为盈利和现金流确定性,并愿意给予确定性一定的溢价。综合考量之下,红利策略较为确定的高股息回报,显得更具吸引力。
受益于低利率环境
随着利率中枢不断下行,使得对利率敏感的资产收益率也不断下行,如国债、银行存款等,在此趋势下,稳定分红的高股息资产性价比凸显,红利资产再获关注。截至2025年5月12日,中证红利股息率(近12个月)达6.39%,不仅显著高于沪深300等指数的股息率,也远高于市场无风险利率,具有较高的长期配置价值,适合作为权益底仓配置。
向后看,在无风险利率长期下行大趋势下,无论是个人,还是投资机构(如保险资产规模不断提升),都需要对资产配置、投资策略等作出新的规划,高股息的红利资产普遍具备业绩稳、高分红、低估值的特征,且参考海外经验,红利或将是低利率环境下的较优“答案”。 感兴趣的用户可以关注一下跟踪中证红利指数的基金产品,比如万家中证红利等。
风险提示:本材料由万家基金提供。证券市场价格因受到宏观和微观经济因素、国家政策、市场变动、行业和个股业绩变化、投资者风险收益偏好和交易制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引起波动,将对基金的收益水平产生潜在波动的风险。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候应详细阅读该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基本情况,及时关注本公司官网发布的产品风险等级及适当性匹配意见。由于各销售机构采取的风险评级方法不同,导致适当性匹配意见可能不一致,提请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要根据各销售机构的规则进行匹配检验。基金法律文件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产品风险等级因参考因素不同而存在表述差异,风险评级行为不改变基金的实质性风险收益特征,投资者应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并承担相应投资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