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财课程
大科技又跌,开始挤泡沫了吗?
时间:2025-03-25  

今天,大科技方向再度下跌。看到有用户在问:最近的市场怎么了?科技开始挤泡沫了吗?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聊一下。

就市场整体来看,最近表现均较为平淡,前期涨幅明显的科技方向进入震荡期,此前较热的深海科技和三胎概念目前看也较难带动A股市场整体上攻。总之,近日市场并没有太多超预期的利好,后续的投资还需要看到盘面出现比较强的新线索,有可能要到4月份季报季出来之后,市场看到一些业绩边际明显走强的行业板块方向,才会重新聚焦起市场焦点。

科技方面,在经过此前的大幅上涨后,无论是A股科技,还是港股科技短期可能还会有所震荡。不过从基本面和产业趋势看,科技调整时间已近一个月,预计后续大幅下跌的空间较为有限,毕竟科技产业的进展是真实地在快速推进中,尤其是随着DeepSeek以高性能、低成本带来了一场“AI平权,“重估中国科技资产”已成为当下许多国际投资者的共识。

就后市趋势来看,在中长期的维度上,我认为科技依然是值得重点关注的,尤其是港股科技,因为港股市场汇集了众多中国互联网和科技龙头公司,成为了机构竞逐AI核心资产的一个重要目的地,目前看港股科技依然具有明确的产业投资强度和巨大的远期空间。

同样看好港股科技的用户,推荐大家关注一下万家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这只基金的标的指数深度聚焦AI产业链的上中下游,成分股囊括了中国的互联网科技龙头公司,涉及云厂商、AI大模型、AI应用等热门领域,随着AI产业的飞跃,该指数的成分股具有较大的先发优势,长期确定性较强。

 

风险提示:本材料由万家基金提供。证券市场价格因受到宏观和微观经济因素、国家政策、市场变动、行业和个股业绩变化、投资者风险收益偏好和交易制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引起波动,将对基金的收益水平产生潜在波动的风险。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候应详细阅读该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基本情况,及时关注本公司官网发布的产品风险等级及适当性匹配意见。由于各销售机构采取的风险评级方法不同,导致适当性匹配意见可能不一致,提请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要根据各销售机构的规则进行匹配检验。基金法律文件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产品风险等级因参考因素不同而存在表述差异,风险评级行为不改变基金的实质性风险收益特征,投资者应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并承担相应投资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