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之后的市场虽有震荡,但新兴产业在行业高景气度的催化下,仍推动创业板指数为代表的指数表现出韧性。
本轮行情中,科技成长风格的表现颇为亮眼,成为推动市场上涨的一支“主力部队”。创业板成分股主要分布在电新、电子、计算机和医药生物等行业,代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推动了指数的表现向好。创业板该指年内涨幅41.29%,近一年涨幅45.06%,受到了投资者的关注。(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25.10.15)
那么,如何看待创业板的后市机会呢?
随着居民“存款搬家”和险资等长期资金入市,创业板有望继续吸引增量资金,后续表现仍具备较强的可持续性。对此开源证券研报指出,创业板正逐步形成一个更具稳定性和持续性的成长板块格局。
与此同时,创业板也受益于中国资产的重估。长江证券认为,中国资产正处于重估的趋势中,若市场短期上涨较快或导致波动加大,短期回调不改长期向好趋势,预计仍将走出“慢牛”趋势。
华安证券指出,10月仍有较多积极因素,三季报进入密集披露期,成长风格的业绩大概率继续兑现,预计成长风格 10 月底至 11 月初左右进入第二阶段行情,光伏、锂电、新能源车等新兴产业值得关注。
以上细分领域,正好是创业板的覆盖范围,有利于指数的继续表现。长期来看,创业板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据招商证券统计,从2010年6月1日创业板指成立至2025年8月29日,创业板指的年化收益率为7.42%,优于沪深 300(3.32%),中证 500(3.71%)、中证 1000(4.02%)。
(资料来源:Wind,招商证券;统计区间为2015/8/30-2025/8/29)
总的来看,创业板孕育了一大批新兴成长企业,兼具价值与成长的属性,具备较好的长期投资价值。
对于希望借助创业板指数捕捉新兴产业机会的投资者来说,通过指数增强的方式进行投资,追求超越目标指数的投资收益,或是一种不错的参与方式。万家创业板指数增强基金采用量化多因子选股策略,力争获取超越指数的收益,为新兴产业投资提供了一个新选项,值得投资者关注。
风险提示:证券市场价格因受到宏观和微观经济因素、国家政策、市场变动、行业和个股业绩变化、投资者风险收益偏好和交易制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引起波动,将对基金的收益水平产生潜在波动的风险。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候应详细阅读该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基本情况,及时关注本公司官网发布的产品风险等级及适当性匹配意见。由于各销售机构采取的风险评级方法不同,导致适当性匹配意见可能不一致,提请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要根据各销售机构的规则进行匹配检验。基金法律文件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产品风险等级因参考因素不同而存在表述差异,风险评级行为不改变基金的实质性风险收益特征,投资者应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并承担相应投资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