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前期的震荡行情之后,在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加持下,今天A股市场迎来了久违的放量上涨。截至收盘,沪深300上涨139.15点,涨幅4.33%。A股全天成交9747.6亿元,创4个月新高。
不少投资者在问:市场“雄起”,发生了什么?
原来今天上午,金融三部门宣布了一揽子政策举措,其中不少是直接利于资本市场的,这给了市场向好的底气。
其中,央行宣布,通过互换便利操作,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使用自身拥有的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份股作为抵押,从中央银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流动性资产。机构通过这个工具获取的资金只能用于投资股票市场。首期互换便利操作规模5000亿元,未来可视情况扩大规模。
央行还将创设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机制,通过引导商业银行向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提供专项贷款,用于支持其回购或增持本公司股票。首批安排的再贷款规模为3000亿元,若该机制实施效果显著,后续将视情况追加资金支持。
此外,证监会将发布促进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意见和促进并购重组的六条措施;央行回应创设平准基金的提问时表示“正在研究”。
上述一系列举措,有望为A股注入新一批增量资金,有利于给整个市场形成“托举”。而创设新的政策工具、支持股市发展的种种动作,也释放出了政策层支持股市的明确信号,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风险偏好。
而从经济层面看,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释放流动性等措施,有望和未来财政发力一起,形成组合拳支撑四季度的经济回升。
总之,今天宣布的一揽子政策举措,对市场的正面意义明显,因此市场也作出了积极的回应,指数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
中长期来看,目前A股市场的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截至9月24日,沪深300的市盈率仅为11.4倍(数据来源:wind),风险回报比相对突出。另据中信建投统计,截9月18日,全A破净率达到16.1%,超过2005年之后的历次市场大底破净率水平。
对此中信建投认为,投资者对未来基本面和政策预期都处在极低位置,经济数据和政策稍有改善就容易推动市场上行,因此建议投资者开启多头思维,积极寻找底部布局机会,把握修复行情。
总的来看,此前市场的调整,主要源于心理层面的担心,实际上,经济基本面持续改善的趋势并没改变,利好政策也在持续加码,加上指数估值处于低位,中长视角来看是一个不错的布局机会。
著名投资家查尔斯·艾里斯在《投资艺术》里写道:“当闪电打下来的时候,你最好在场。”这句话的意思是,没人能预测股市什么时候能大涨,当股市突然出现上涨时,你的手里最好持有筹码。
那么如何才能把握住上涨时机呢?答案是,没人能预测未来,只要认为当前的市场有投资价值,就应坚持长期投资,以时间换空间。有了这个“模糊而正确”的判断之后,投资者不妨在低位之际中长期借“基”布局优质资产,来把握住底部区间的“基遇”。
风险提示:本材料由万家基金提供。证券市场价格因受到宏观和微观经济因素、国家政策、市场变动、行业和个股业绩变化、投资者风险收益偏好和交易制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引起波动,将对基金的收益水平产生潜在波动的风险。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候应详细阅读该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基本情况,及时关注本公司官网发布的产品风险等级及适当性匹配意见。由于各销售机构采取的风险评级方法不同,导致适当性匹配意见可能不一致,提请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要根据各销售机构的规则进行匹配检验。基金法律文件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产品风险等级因参考因素不同而存在表述差异,风险评级行为不改变基金的实质性风险收益特征,投资者应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并承担相应投资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我国基金运营时间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