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财课程
红利方向“褪色”,后市还值得乐观吗?
时间:2024-09-09  

今年5月下旬以来,红利策略进入震荡时间。对于不少用户来说,可能都在困惑:“调整了这么久,红利策略还值得我们坚守吗?”

就目前来看,配置红利资产的底层逻辑并未改变。当前市场不确定性仍然较多,比如地缘风险、美联储降息等都可能加剧股市的波动,而且目前市场还没有明显的主线,偏防守型的红利资产依然是资金避险优先考虑的方向。

再加上在利率下行的市场中,高股息的红利资产配置性价比更加凸显。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94日,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维持较低平,而中证红利的股息率(12个月)5.24%,不仅显著高于沪深300等指数的股息率,也远高于市场无风险利率。

此外,就目前来看,红利资产依然属于“下有底”的行业,以中证红利指数为例,其重仓的行业多为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板块,这些板块具有较强的“安全性”。另根据公式:股息率=每股分红÷股价。也就是说,指数越跌,股息率反而越高,性价比也更明显,后续资金大概率会继续入场“抄底”,这也有利于形成红利资产的底部支撑。

总之,尽管短期有所波动,但当下的红利资产仍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长期看,利率下行、险资等增量资金入市等因素,都将为红利指数的上涨提供较强支撑,红利投资的有效性也有望长期持续。

 

 

风险提示:本材料由万家基金提供。证券市场价格因受到宏观和微观经济因素、国家政策、市场变动、行业和个股业绩变化、投资者风险收益偏好和交易制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引起波动,将对基金的收益水平产生潜在波动的风险。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候应详细阅读该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基本情况,及时关注本公司官网发布的产品风险等级及适当性匹配意见。由于各销售机构采取的风险评级方法不同,导致适当性匹配意见可能不一致,提请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要根据各销售机构的规则进行匹配检验。基金法律文件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产品风险等级因参考因素不同而存在表述差异,风险评级行为不改变基金的实质性风险收益特征,投资者应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并承担相应投资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我国基金运营时间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