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当前的市场来看,不确定性的因素仍然较多,比如地缘风险、美联储降息等都可能加剧股市的波动,而且市场还没有明显的主线,偏防守型的红利资产依然是资金避险优先考虑的方向。
向后看,尽管红利方向近一两年表现整体较好,但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拥挤。我个人还是比较看好红利投资的长期生命力的。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逐步触及到成长的天花板,进入成熟阶段。竞争格局趋向稳定,市场对其的估值分歧也随之减弱,降低了估值波动对股价的影响,股价表现也越来越贴近其真实的盈利增长。
参考海外成熟市场的过往情况,发达国家的传统行业普遍进入成熟期,市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股票估值稳定,波动主要由企业盈利因素产生。红利投资从产品数量以及产品规模上都是非常主流的投资方式。
中证红利指数基金还可以继续拿着吗?
先说结论:中证红利指数依然是一种高效投资优质资产的方式。因为中证红利指数通过股息率筛选成分股,而高股息是一种有效筛选优质上市公司的方式。一家上市公司能持续进行(相对可观的)分红,往往意味着:公司有真实的盈利,是真金白银赚到了钱,才能有钱分红。公司外部竞争格局较稳定,不需进行大量的再投资、再扩产,才能将每年的利润有效留存,并用来分红。公司有良好的治理结构,大股东或者管理层愿意通过分红回报资本市场和投资者,而不是让大量现金躺在公司账上。股息率=股息/股价=(盈利*股息支付率)/股价=(盈利/股价)*股息支付率=股息支付率/市盈率。因此,高股息往往意味着低市盈率。也就是说,高股息指标可以筛选出一批盈利稳健、公司治理良好、估值相对较低的优质上市公司。
另外,在政策方面,新“国九条”强化了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2024年4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被市场简称为新“国九条”。《意见》第三条指出,“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对多年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东减持、实施风险警示。加大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多措并举推动提高股息率。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推动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总之,在上市公司监管趋严、分红要求持续提高的背景下,中证红利指数有望继续占优。
风险提示:本材料由万家基金提供。证券市场价格因受到宏观和微观经济因素、国家政策、市场变动、行业和个股业绩变化、投资者风险收益偏好和交易制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引起波动,将对基金的收益水平产生潜在波动的风险。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候应详细阅读该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基本情况,及时关注本公司官网发布的产品风险等级及适当性匹配意见。由于各销售机构采取的风险评级方法不同,导致适当性匹配意见可能不一致,提请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要根据各销售机构的规则进行匹配检验。基金法律文件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产品风险等级因参考因素不同而存在表述差异,风险评级行为不改变基金的实质性风险收益特征,投资者应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并承担相应投资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我国基金运营时间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