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财课程
3000点附近,“模糊而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时间:2024-06-26  

上证指数在经过几番震荡调整之后,又回到了3000点附近。后市将何去何从?投资机会变大了,还是变小了?这些疑惑,在投资者的心头盘旋着。

 

从近些年市场跌破3000点的表现来看,在后续的时间里,市场往往会重返3000点以上。因此,投资者在3000点以下逆势布局并中长期持有,大概率会获得不错的正收益。

 

A股处于历史底部区间

 

巴菲特曾说:“宁要模糊的正确,也不要精确的错误。”就是强调投资者应该忽略市场的噪音,把握趋势性的机会。

 

5月底以来市场波动较大,不少人担心还会出现更低的点位。虽然短期走势很难预测,但拉长视角来看,大盘其实已处于历史底部区间,据华龙证券统计,截至621日,全A指数市盈率位于十年16.57%历史分位,市净率分位数为0.78%。市场经过阶段调整后,进入了历史机会值区间。并且近期的成交量持续下降,因为价值投资者越发没有卖出的意愿。

 

对此,不少机构也表达了A股已具中长期价值的观点。

 

东方证券指出,截至621日沪深300PETTM)仅为11.83倍,维持“政策打开 A 股中期上涨通道”的观点,看多 A 股市场。

 

中金公司给出的判断则是:当前市场整体估值已重新回到历史偏底部水平,资产价格可能已经反映投资者过于悲观的预期,下半年稳增长政策加码结合当前资本市场政策红利下制度不断完善,有助于继续活跃资本市场,再度提振投资者信心。

 

基本面持续改善

 

资本市场是对经济基本面的反映,不会长期偏离基本面。随着宏观经济持续改善,A股市场也有望“跟上脚步”。

 

近日,领导人在沃斯论坛表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回升向好的态势,首季度经济总量同比增加5.3%,实现良好开局,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实现全年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这意味着,经济基本面将有较严实的支撑,上市公司的整体盈利将增强。

 

对此信达策略指出,7月以后,市场可能会再次开启上涨,主要的催化可能来自中报、经济数据和地产政策对销售的影响。

 

从资金面来看,2024陆家嘴论坛上多次强调“壮大耐心资本”,后续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有望成为增量资金,将市场的底部“筑得更实”。

 

值得一提的是,上市公司对市场的信心也增强了,掀起了一波增持回购的热潮。据证券时报统计,截至623日,有1602家公司年内完成回购,总额超964亿元,回购公司家数较去年同期上升205.73%,回购金额同比上升267.69%,创历史同期新高。回购潮的出现,往往是市场底部的信号,这次也是如此吗?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借“基”布局优质资产

 

近期市场的调整,主要源于心理层面的担心,更多是短期性的。实际上,政策和经济基本面持续改善的趋势并没改变,加上指数估值处于低位,中长视角来看反而是一个不错的布局机会。

 

震荡之下,耐心为上,对于聪明的投资者来说,虽然无法精准预测市场的最低点位,但要尽量做到“不畏波动遮望眼”。巴菲特曾在1986年致股东的信中写道:“我们不清楚市场短期或者中期内将上涨、下跌还是横盘整理,但长期来看我们的持股会上涨,这就足够了。”

 

有了这个“模糊而正确”的判断之后,投资者不妨在低位之际中长期借“基”布局优质资产,来把握住底部区间的“红利”。

 

风险提示:本材料由万家基金提供。证券市场价格因受到宏观和微观经济因素、国家政策、市场变动、行业和个股业绩变化、投资者风险收益偏好和交易制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引起波动,将对基金的收益水平产生潜在波动的风险。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候应详细阅读该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基本情况,及时关注本公司官网发布的产品风险等级及适当性匹配意见。由于各销售机构采取的风险评级方法不同,导致适当性匹配意见可能不一致,提请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要根据各销售机构的规则进行匹配检验。基金法律文件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产品风险等级因参考因素不同而存在表述差异,风险评级行为不改变基金的实质性风险收益特征,投资者应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并承担相应投资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我国基金运营时间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