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财课程
晋升第二大宽基标的,中证A500为啥这么“火”?
时间:2024-12-04  

近期,中证A500持续火热。

截至122日,追踪中证A50022ETF合计规模超过2000亿元,成功超越科创50,成为仅次于沪深300的第二大宽基标的。(数据来源:中国证券报)

真金白银的买入,自然需要“硬实力”的加持。中证A500之所以受到资金青睐,主要源自以下4点:

1.当前时点,布局中证A500正当时

进入12月,申万宏源建议在跨年行情中关注中证A500指数。

跨年行情是A股市场经典的“日历效应”之一,一般是指A股市场年底到次年年初这段期间的阶段上涨行情。跨年行情的演绎方式,某种程度上还可以决定次年“春季躁动”的主要结构。

就当前市场来看,在外部环境具有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未来的经济工作可能更多会立足于以我为主,有望出台更多提振内需(尤其是消费和基建)的政策。当前A股整体市场估值依然处于合理区间,在当前政策预期下,A股有望演绎“跨年行情”。

对此,申万宏源认为,短期来看,前期A股市场增量资金流入,交易性资金主导小盘成长风格集中演绎或告一段落,市场后续可能逐步反映2025年中美对弈带来的基本面不确定性。市场风险偏好回落,基本面因子的重要性回归,偏核心资产风格的中证A500指数可能是跨年行情中相对收益占优的资产,在短期市场中有定海神针的价值。长期来看,中证A500指数是A股核心资产的集合。在中国经济转型,各行业格局普遍优化,龙头基本面长期占优的背景下,可能是中长期较稳定相对收益的重要来源。

2.更强的表征能力,被视为A股的新“晴雨表”

中证A500是新“国九条”发布之后的第一只核心宽基指数及产品,是贯彻落实“新”国九条部署、推动ETF及联接产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和具体体现,能更好地代表A股资产。

中证A500指数以不到A股市场10%的个股数量,覆盖了53.32%的自由流通市值,贡献了62.43%的营业收入,相较沪深300和中证500指数能更好地反映A股市场整体表现,表征性强。

中证A500指数自由流通市值和营业收入覆盖度高(%)

image.png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10.18

3.更均衡的结构,兼具“优质成长+价值稳定器”特征

中证A500凭借“紧跟经济趋势,整体偏向高质量、高成长”的风格,吸引了投资者将目光投向中证A500

在编制时,中证A500采用了行业均衡的方法,成份股覆盖30个申万一级行业,单一行业占比不超10%,覆盖91个中证三级行业,全覆盖35个中证二级行业。而且与行业均衡但传统行业权重更高的编制方法不同,新经济领域在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中的权重显著提升,电力设备、电子、医药生物和计算机等新质生产力方向均占有一席之地所以中证A500实现了核心资产+新质生产力双轮驱动,在稳健之外还加持了成长属性。

中证A500指数行业权重分布 (%)

image.png

数据来源:Wind,行业分类为申万一级,截至2024.10.18

4.更国际化的审美,引入互联互通吸引外资

中证A500指数的选样方法引入了ESG、互联互通的筛选标准:

中证A500指数纳入ESG考量,样本剔除中证ESG评价结果在C及以下的上市公司证券,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良好的资本市场示范效应。

中证A500指数要求成份股属于沪股通和深股通标的,便于海外资金配置A股优质资产,进一步增强了指数的流动性和可投资性。

以上优势也充分地体现在指数的历史走势上。中证A500指数近三年ROE始终维持在10%以上,出色的企业盈利能力为指数优秀的长期回报奠定了坚实基础。自基日(2004.12.31)以来,中证A500全收益指数收益率为542.07%,年化收益率达10.15%,长期回报可观。(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10.18。指数收益不预示基金未来业绩表现,也不构成对基金未来业绩表现的保证。)

 

写在最后:中证A500指数有机结合了核心资产新质生产力的双重概念,通过行业全覆盖,全面刻画了经济发展结构变化与产业转型升级,长期表现较优,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具有较高投资价值的宽基指数,使其能够参与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各个行业中,分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感兴趣的用户不妨关注一下万家中证A500

 

声明及风险提示:证券市场价格因受到宏观和微观经济因素、国家政策、市场变动、行业和个股业绩变化、投资者风险收益偏好和交易制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引起波动,将对基金的收益水平产生潜在波动的风险。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候应详细阅读该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基本情况,及时关注本公司官网发布的产品风险等级及适当性匹配意见。由于各销售机构采取的风险评级方法不同,导致适当性匹配意见可能不一致,提请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要根据各销售机构的规则进行匹配检验。基金法律文件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产品风险等级因参考因素不同而存在表述差异,风险评级行为不改变基金的实质性风险收益特征,投资者应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并承担相应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