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人工智能板块表现亮眼,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目光。
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人工智能的后市趋势。
AI发展日新月异,产业链景气度高
就AI产业的发展来看,近期苹果启动Atlas计划推动AI智能眼镜项目、百度宣布小度AI眼镜发布,计划明年上半年上市。AI眼镜等硬件创新不断,大模型厂商向硬件端加速布局,AI产业打通了应用落地和变现的最后一公里。
11月1日,OpenAI推出了ChatGPT search,宣告ChatGPT消除了即时信息这一短板,AI大模型加速完善,AI应用持续落地。最新财报显示,北美四大云厂商三季度资本开支达589亿美元,主要投向AI算力。可见,AI的发展依然是日新月异。
具体到投资中,后市趋势如何?
向后看,AI产业正处于早期阶段,前景广阔,是长达5-10年的应用落地和产业演绎的过程,产业周期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再加上美国大选尘埃落定,自主可控逻辑也或将助推AI技术的变革。就像银河证券认为的那样:大选落地后美国对中国技术封锁或将更加严格,在国内宏观经济有望复苏、AI强需求的大背景下,相关应用产品有望实现创新突围。
在投资层面,目前全球各国都在积极拥抱AI,这已不是单纯的主题投资,而是较为明显的产业趋势。如果您也想要参与AI板块的投资,不妨关注一下万家人工智能混合,该基金的基金经理耿嘉洲对AI产业趋势保持乐观,并从产业角度出发将AI作为该基金的长期仓位进行配置。他认为目前算力品种的估值在横向和纵向对比上仍然有优势,后续将持续关注应用和端侧的进展,并适时进行配置。
风险提示:本材料由万家基金提供。证券市场价格因受到宏观和微观经济因素、国家政策、市场变动、行业和个股业绩变化、投资者风险收益偏好和交易制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引起波动,将对基金的收益水平产生潜在波动的风险。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候应详细阅读该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基本情况,及时关注本公司官网发布的产品风险等级及适当性匹配意见。由于各销售机构采取的风险评级方法不同,导致适当性匹配意见可能不一致,提请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要根据各销售机构的规则进行匹配检验。基金法律文件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产品风险等级因参考因素不同而存在表述差异,风险评级行为不改变基金的实质性风险收益特征,投资者应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并承担相应投资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我国基金运营时间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