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加持下,高股息、高分红的红利投资策略再度受到资金的青睐。
红利资产为啥又火了?
红利资产上涨的背后是政策的强力支持。据方正证券统计,近期央行创设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双箭齐发助力红利资产价值重估。
第一支箭: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可以用持有的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等资产作为抵押,从中央银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流动性资产。首批5000亿元已经落地,所获资金只能投向股票市场,未来有望继续扩大规模。
第二支箭: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商业银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用于回购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中央银行将向商业银行发放再贷款,提供的资金支持比例是100%,再贷款利率是1.75%,商业银行对客户发放的贷款利率在2.25%左右,计划首期额度3000亿元。
在当前政策条件下,后市明显受益的或是具有红利属性的央国企(包括能源、有色)。央国企响应市值管理的主观意愿较为积极。且央国企资质佳,信用好,有望优先从银行端获得支持。其中不少央国企股息率高于贷款利率,回购股票不仅有实际受益,其自身也具备强劲的还本付息能力。
因此,在近期种种超预期的政策影响下,红利类指数表现普遍强势。
从内在逻辑上来看,红利策略的股息率指标本身是非常重要的选股指标,当我们投资大部分股票时,收益来源无非是企业真实的利润增长和估值波动。而红利策略,企业本身的利润增长、现金回馈股东的能力更强,同时又叠加了低估值的特点,估值收缩的幅度和波动空间不大。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红利策略往往呈现出不错的投资性价比。
展望后市,红利资产趋势如何?
中长期而言,国债收益率、存款利率等收益率中枢回落,容易出现资金充裕但高质量资产相对少的“资产荒”现象,对于稳健型投资者来说,红利资产由于基本面稳健、股息率较高,具备较好的投资价值。
另外,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逐步触及到成长的天花板,进入成熟阶段。竞争格局趋向稳定,市场对其的估值分歧也随之减弱,降低了估值波动对股价的影响,股价表现也越来越贴近其真实的盈利增长。参考海外成熟市场的过往情况,发达国家的传统行业普遍进入成熟期,市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股票估值稳定,波动主要由企业盈利因素产生。红利投资从产品数量以及产品规模上都是非常主流的投资方式。
写在最后:近期一揽子超预期政策,释放出了政策层支持股市的明确信号,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风险偏好。对于A股红利板块来说,当下正是一个不错的布局机会,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关注一下万家中证红利。
风险提示:本材料由万家基金提供。证券市场价格因受到宏观和微观经济因素、国家政策、市场变动、行业和个股业绩变化、投资者风险收益偏好和交易制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引起波动,将对基金的收益水平产生潜在波动的风险。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候应详细阅读该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基本情况,及时关注本公司官网发布的产品风险等级及适当性匹配意见。由于各销售机构采取的风险评级方法不同,导致适当性匹配意见可能不一致,提请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要根据各销售机构的规则进行匹配检验。基金法律文件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产品风险等级因参考因素不同而存在表述差异,风险评级行为不改变基金的实质性风险收益特征,投资者应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并承担相应投资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我国基金运营时间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