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财课程
债市企稳,是上车机会吗?
时间:2024-10-15  

A股市场经过前期的一波强势之后,近日进入了震荡格局。细心的投资者发现,之前在“股债跷跷板”下走弱的债市,却悄然走稳了。

 

投资者不禁要问了:这个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债基还有配置价值吗?

 

之前债市的调整,主因是9月底以来权益市场升温,吸引了不少“存款搬家”,十一前后出现了一波理财产品的赎回,导致债市折价抛售。中信证券指出,9月理财规模下降,预计是权益市场走牛所带动的,节后,债市已经企稳,截至1013日,理财破净率也仅为3.17%,信用债利差也进入收缩区间,市场无需过多担忧。

 

往后看,债市经过一波调整、释放估值压力之后,债券资产的配置吸引力再度提升了。

 

第一,近期,多个部委纷纷推出了增量政策,或对增量政策进行了预告,增量政策预计陆续落地,经济基本面大概率延续温和复苏,对于债市仍是较为友好的。

 

第二,美联储处于降息周期,国内货币政策也仍在宽松周期,中短端收益仍有下行空间。

 

第三,随着无风险收益率持续下行,机构对于优质资产的需求导致了“资产荒”,确定性较高、票息收益相对稳定的品种受到稳健型机构的青睐,形成支撑。

 

第四,股市开启“震荡模式”后,理财的赎回压力有所减轻,部分负债端稳定的机构开始布局债市。中信证券指出,目前理财负债整体保持稳定,即便出现局部风险,市场配置盘与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或能形成有效对冲,债市利率继续上行的风险有限。

 

总的来说,在过去20来天里,资本市场发生了很多新鲜事,股市、债市的走势也令投资者直呼“刺激”。时至今日,市场情绪逐渐平复下来,投资者也重新审视投资机会,并随着债市企稳而多了几分信心。实际上,整个大环境对于债市依然是较为友好的,近期波动则带来了一个逢低布局的机会,投资者不妨积极布局,待到回升时收获更多。

 

风险提示:本材料由万家基金提供。证券市场价格因受到宏观和微观经济因素、国家政策、市场变动、行业和个股业绩变化、投资者风险收益偏好和交易制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引起波动,将对基金的收益水平产生潜在波动的风险。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候应详细阅读该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基本情况,及时关注本公司官网发布的产品风险等级及适当性匹配意见。由于各销售机构采取的风险评级方法不同,导致适当性匹配意见可能不一致,提请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要根据各销售机构的规则进行匹配检验。基金法律文件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产品风险等级因参考因素不同而存在表述差异,风险评级行为不改变基金的实质性风险收益特征,投资者应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并承担相应投资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我国基金运营时间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