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万家视角
一季报出炉,AI板块的后市趋势如何看?
时间:2023-04-26  

近日,各家基金开始陆续披露2023年第1季度报告,从中可以看到基金经理对于过往的总结,以及接下来的市场展望,小伙伴们对于感兴趣的基金不妨多多关注一下。

由基金经理耿嘉洲管理的万家人工智能混合也公布了2023年第1季度报告。今天就在这里统一和大家划划重点。

(以下内容选自万家人工智能混合基金2023年第1季度报告)

市场回顾

2023年一季度市场经历了一次典型的风格切换:1月份北向资金仍然是市场的唯一增量资金,这一期间内市场延续元旦前风格,继续在以白酒为代表的大消费方向上高歌猛进,并向新能源白马等外资偏好的中国优势产业扩散。2月随着春节假期结束,内资重新恢复活跃交易、北向资金开始边际退潮、偏好成长的内资重新夺回市场定价权,春节期间微软对OpenAI的追加投资引爆市场对AI的关注,市场在2月份对以AI为代表的科技成长方向形成追捧,随着北向退潮消费白马进入滞涨,市场中的摇摆资金选择了加入AI或对央国企的估值重定价,在这一阶段,尽管产业界已经对大模型产生了足够重视,但大部分资本市场参与者仍然将其视为一个类似去年元宇宙或人形机器人的短期主题投资。3月初两会定调的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低于市场乐观预期,随着2月份较弱的经济数据出炉,市场对于弱复苏形成一致预期,与经济总量强相关的顺周期和消费品逐渐走低,与经济总量弱相关的科技行业优势进一步提升,随着产业界大模型产品和技术的屡屡超预期,科技行业在AI的带领下3月行情犹如烈火烹油,在过去的十多年中,2023年3月是我们印象中产业界和二级市场最火热的一个月——几乎每天早上海外都有新的技术或产品发布、几乎每天下午国内都有新的团队宣布 all in AI。

行情演绎到3月中旬后,已经很少再有机构投资者敢断言本次AI技术的进步还是像区块链抑或元宇宙那样的短期主题炒作,随着大量研究力量火线投入到AI方向,大量产业链上下游相关标的被挖掘出来,持续的逼空行情也倒逼市场摇摆资金开始抛售消费和新能源、加入到AI中去。回顾2-3月TMT的行情,我们不难看出:AI带动的第一波主导方向是映射最直接的计算机行业,算法和数据类标的为主要领涨方向;3月份由于踏空资金太多、市场开始恐慌性增配TMT,所以估值低、位置低的传媒行业成为3月的领涨行业;行至3月下旬,随着一系列消息催化,半导体异军突起,在市场之前就一致预期今年半导体行业基本面将于下半年见底回升的情况下,资金开始不断抢跑。

至3月下旬,TMT行业成交占比一度最高攀升至40%以上,质疑炒作和交易拥挤的声音再次甚嚣尘上,诚然短期的交易拥挤往往意味着风险,但我们更想提醒大家的是:历史规律向来不是一成不变的,长线成交占比的变化背后反映的其实是我国经济结构的持续调整,比如2007年大牛市中,房地产行业成交占比持续在8%左右、钢铁行业的成交占比也有6%左右,而2020年的牛市中地产占比只有2%、钢铁更是连1%都不到;再比如 2007年的纺织服装行业还是个成长行业、在那个森马和比音勒芬等现在的白马股还没上市的年代,其07年全年成交额就达到了1.46万亿,可是随着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到2022年这个行业全年的成交额也仅有1.51万亿,15年间在全市场成交额提升了400%、纺织服装行业上市公司持续扩容的背景下,这个行业的成交额竟然基本没有变化;更多的像新能源行业从无到有、TMT从过去十多年前的“调剂行业”到15年大家抢破头等案例不一而足,这个世界永远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化,质疑的声音看似冷眼旁观、独立思考,但如果眼光看长一点何尝不是一种守旧傲慢、刻舟求剑?我们要重视市场高估技术短期变化而带来的过热风险,但更需要警惕的是因为低估技术的长期变化而错过一个时代——小机会可以靠勤奋、可以靠小聪明,但大机会还是要懂一些技术、有一些前瞻、持一些信仰的。

回顾一季度配置和操作

正如我们在四季报和年报中所说的,我们按照计划在年初减持了军工电子行业,维持了高比例的软件行业配置,并对一些今年有望困境反转的通信、传媒低估值标的进行了配置,同时用低位半导体设计替代了相对高位的半导体设备,这一配置结构在一季度变化不大,只是在2-3月份每个阶段根据前述我们对市场主要交易逻辑的判断在AI应用、算力和数据之间进行了阶段的轮动。由于今年主要投资机会高度集中于万家人工智能混合基金的主题“人工智能”方向,该基金春节后未对非主题行业进行配置,单一的配置结构在经历短期快速上涨后难免波动率显著提升,也请投资者注意净值波动风险,但正如前面我们所讨论的那样,相比短期的波动,更应该警惕的是踏空一个时代,我们认为本轮AI的进步是一个不亚于智能手机的创新,其行情持续时间应该是以年计、而不是以天计的,后续随着技术演绎的推进,我们会密切关注对相关产业的需求拉动和对下游行业的生产结构改造,并根据主要逻辑的变化及时进行持仓调整。

后市展望

展望二季度来看,预计国内从Q1的“强预期弱现实”转向Q2的“预期现实双弱”,虽然由于基数原因Q2会有一个不错的同比表现,但在出口和消费拖累下可能多数行业体感还是以弱为主,海外美国经济的尾部风险依然有较大不确定性,我们目前仍然展望美国经济下半年在美联储加息压力下有硬着陆风险,但是否有风险提前至Q2暴露未为可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依然相对看好与经济总量弱相关的科技方向资产,对大消费和出口强相关方向仍然保持谨慎。

基金操作方面,二季度仍然会保持在万家人工智能混合基金主题方向的高仓位配置,在维持较高软件行业配置比例的情况下在算力线(通信、电子为主)和应用线(计算机、传媒为主)之间动态调整,目前而言我们对于高胜率的算力线相对更加看好,高赔率的应用线目前仍在估值修复过程中、仍具有配置价值,但估值修复结束后其性价比可能会较算力和算法线条有所下降。潜在风险方面,我们接下来主要关注一季报披露情况,站在当前时点,如果在TMT之外的某行业出现普遍的业绩超预期,则可能对AI主线形成一定挑战,但就目前经济基本面情况,我们预计一季报超预期行业可能并不太多,如果出现我们判断持续性较强的超预期方向,我们会在基金合同允许范围内及时进行配置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