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财课程
10年养基生涯,投资不断进化,论犀利发问只服他!| 基民访谈录
时间:2023-04-13  

10年养基经历


希望稳中求进

尤为关注股债搭配及上车时点

今天的主角,很特别。

他的昵称为“知道者”,拥有10年养基经历。从最初的货币基金到债券基金再到指数基金等。在漫漫的投资时光中,逐步完成属于自己的“养基进化史”。

在本次直播连线中,他重点关注三大问题:

今年,权益类资产会更有机会吗?

股债如何搭配?

当前是较好的配置时点吗?

以下为达叔和知道者精彩问答的干货整理,一起来看看吧。

今年,权益、债券该如何配置?

知道者:大家好,我投资基金已经十年了,从货币基金开始到债券基金再到像沪深300指数基金等都有投资过。

现在是债券型基金要多一些。但是,去年债券基金有一段时间跌幅比较大。所以我今天也是想咨询一下达叔今年权益类大概的走势,以及我们在具体配置上应该如何选择。

达叔:从基金投资的过程来看,咱们这位投资者的风格是比较稳健的。因为他会先从低风险的产品来尝试,逐步提高风险等级。对咱们大部分个人投资者来说,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逐步了解自己的风险偏好到底在哪里。去年债券有一波比较大的调整,可能投资债券基金时间比较短的朋友没有过这种经历,觉得因为前几年债券表现都还不错,买债券基本都能获得较稳定的收益。但再早几年,也曾经发生过像13年、16年这种类似的债灾,当时也出现过债券基金比较大幅度的下跌和回调。但从长期来看,债券只要能把本金还上,没有什么特别的风险。但是从短期来看,因为债券价格还是会有波动,所以会有风险,尤其像之前已经涨了很久的债券。

除此之外,当拥挤度非常高的时候,债券也有可能发生较大的回调,所以我们需要关注一下各类资产的性价比。就今年时点来看,如果单纯从股票和债券这两类资产看,我们觉得股票的性价比可能更高一些。但是,不一定因为股票性价比高就要全部投资股票。我觉得还是根据个人的风险偏好,看投资者自己能承受的回撤可能性有多大。

经过去年的一波下调以后,今年我们觉得债券已经释放了大部分的风险。从估值的角度来看,债券没有太大的风险。从基本面角度看,市场普遍认为今年是经济复苏的年份,总体上对债券的相对压力较大。但是,今年的经济还没有达到非常强劲的复苏状态。弱复苏对债券有一些压力,但是没有那么大的压力。我觉得可以作为组合里比较基础的配置,提供一定的票息收入。

因此,我觉得今年还可以投资债券,当然如果我们想增厚一些收益,可能还需要搭配一部分权益资产。

当下是上车权益基金较好的时点吗?

知道者:谢谢达叔,刚才您提到的经济弱复苏现象也在周边朋友和我观察中得到了较大认同。近期大盘在3000点到3300左右震荡,加上周边一些企业并没有想象中强烈的复苏劲头,还有一些企业在裁员,包括一些IT的大厂裁员信息也偶有爆出,所以说我也觉得弱复苏应该是大概率的。我想请教一下达叔,刚才您也讲到可能需要加一点权益类基金增厚收益,那么,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可以入手一些指数基金,或者说股票型基金呢?

达叔:我觉得现在的位置就可以做一定仓位的配置,在震荡的状态中,我觉得最好是有基础的仓位的配置,比如说20%左右这样基础仓位的配置。因为往后看我觉得整个经济,包括股市,还是处于往上的状态,它可能没有那么快的突破。但是,如果给出一定时间的酝酿,包括给经济更长时间的恢复期,经济应该会呈现越来越好的状态。

如果因为市场某些原因又给了你一些更低位的机会,比如发生黑天鹅事件又跌回3200左右了,我觉得这时候可以再加仓,比如说你原来是20%,那就可以把它加到25%或30%,我觉得这是给了在更低位置建仓的机会。

权益基金,可以买什么?

知道者:达叔,今年在权益市场的配置,可以选择什么类型的基金?

达叔:我觉得可以投资指数基金,我们经常会讨论到指数基金,比如沪深300,我们觉得长期来看它可能是70分左右的选择,但是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我觉得可以了,能让你分享到整个国家经济增长的一些成果。

尤其像从去年到今年, 沪深300整体表现还是挺强的。今年以来要跑赢沪深300,对很多做主动投资的基金经理来说没有那么容易。再加上今年可能不像前几年结构性那么强,而且没有持续性的环境。

知道者:请问达叔您今年对中证500有什么观点?

达叔:我觉得相对来说中证500表现的时间可能要更靠后一点,需要能看到更明确的经济复苏。因为中证500里有不少比如偏上游的公司,或者资源类的公司。当经济周期走到复苏更明确的状态,比如说地产或者基建的表现都比较好,再比如一些偏上游周期的资源其需求越来越强烈,此时我觉得中证500可能会表现的更好一点。

声明及风险提示:万家基金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提供基金投资顾问服务,但不保证投顾账户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组合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万家基金提醒投资者接受基金投资顾问服务遵循“买者自负”原则,投资者应结合自身的投资经历、风险承受能力、资产配置需要做出投资决策,投顾账户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承担。为其他客户创造的收益,并不构成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组合策略的风险特征与单只基金的风险特征存在差异。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