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板块机会加速轮动;
当一大波明星基金跌落神坛;
当银行理财也无法确保“躺赚”;
我们还能投什么,才能尽量稳住投资的小船?
以上种种,不禁让人想起一个词——资产荒。
资产荒在金融市场并不罕见。每当流动性宽松领先于信贷需求恢复时,资产荒就会作为经济复苏重启的中间产物出现。换句话说,资产荒的核心是市场上的资金与可投资产之间,产生了错配。实体经济投资回报下降,特别是房地产等高利率主体投资回报率的下行导致高收益固收资产供给明显萎缩,是造成资产荒的主要原因。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较为直观的影响即为不断下行的传统稳健类资产的收益。
一边是资产荒,一边是居民储蓄倾向仍然相对较高。此前,央行公布1月存款数据,人民币存款大增6.87万亿元,同比多增3.05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新增6.2万亿元,创下单月纪录,总量已经突破126万亿元。事实上,早在2022年居民存款便已经大增17.9万亿元。
面对“资产荒”+“高储蓄”,目前还能投点啥?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一方面需要建立合理的投资预期,另一方面还要做好资产配置,以期进可攻、退可守,较全面地把握不同市场下的投资机会。就像全球资产配置之父加里布林森所认为的那样:“做投资决策,最重要的是要着眼于市场,确定好投资类别。从长远看,大约90%的投资收益都是来自于成功的资产配置。”
资产配置需要债券类资产
债券资产,正在成为不少投资者的资产配置必选项。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债券类资产的长期收益较为可期,另一方面整体波动较小,有助于平滑组合风险,提升持有体验,同时有助于做到对组合的长期持有。
以中证全债指数为例,自2002年12月31日以来,该指数尽管偶有波动,但长期走势依然是一条向上的优美曲线,如下图所示:
中证全债指数走势图
数据来源:Wind
统计区间:2002年12月31日—2023年3月31日
在回撤数据方面,中证全债指数的表现依然可圈可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31日,自2021年4月1日以来,中证全债的最大回撤为-1.17%,同期沪深300的最大回撤为-34.31%。
总之,债券类资产在收益性、安全性方面较好地满足了底层资产配置的需求,同时还能有效提升投资体验。
万家稳鑫,作为市场上较受关注的一只短债基金,其暖心的业绩表现温暖了不少投资者。其坚持主投短债的策略运作,并在合理范围内灵活调节了资产久期,获取一定的资本利得。万家稳鑫近一年收益为3.36%,业绩基准涨幅为2.17%,万家稳鑫收益超越基准1.19%。
(数据来源:2022年第4季度报告,万家稳鑫业绩比较基准:中债综合财富(1年以下)指数收益率*80%+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税后)*20%。)
在回撤控制方面,万家稳鑫严选静态收益较高的信用债及高资质、高流动性资产,灵活调整久期,在保证流动性前提下,追求低波动的稳健收益。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0日,万家稳鑫成立以来的最大回撤为-0.1%,优于同期短债基金指数-0.6%的最大回撤。
不仅如此,万家固收团队还会采用较外部评级更严格的信用评价体系,追求更精确的个券评价标准,力争为持有人带去更稳定、可持续的投资回报。
关于债券市场走势,万家稳鑫的基金经理陈奕雯认为:本轮经济复苏的强度可能较有限,难以导致收益率大幅上行,因此债市的下行风险也比较有限,今年市场走势可能是一个偏震荡的格局,但仍具有一定的票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