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场轮动的速度似乎又加快了。今天消费上涨,明天医药蹿红,后天计算机拉升… …几乎所有板块都有机会表现,但又很少具有持续性。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想要每次都精准地踏准市场节奏,其难度不言而喻。
轮动之下,做好资产“拼图”
轮动之下,更多的投资者开始思考:如何拼好资产的“拼图”?
就像全球资产配置之父加里布林森所认为的那样:“做投资决策,最重要的是要着眼于市场,确定好投资类别。从长远看,大约90%的投资收益都是来自于成功的资产配置。”
说起资产配置,一个典型的投资思路便是“股攻债守”。
证券分析之父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中也提到了资产配置的“半股半债法则”。
如果按照这个原则,建仓时,股票类资产占比50%,债券类资产占比50%。如果一定时期之后随着市场的涨跌,两类资产的配比不再是1:1,那么则需要进行股债比例的再平衡。
当然啦,具体的股债配置比例投资者还需要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来决定。
但值得关注的是,作为一种较低风险的投资产品,债券类基金在我们的投资组合中扮演着重要的防御性角色。据Wind数据显示,近一年,万得短期纯债型基金指数的涨幅为2.17%,万得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指数的涨幅为2.11%,而沪深300指数的涨幅为-11.18%。(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年2月28日)
可见,如果我们在资产组合中配置一部分债基,将能有效降低组合整体的波动性,体验感也会更好一些。
万家民瑞祥和,采用哑铃型的仓位结构,其中底仓部分主要配置高等级信用债。该基金会根据行情变化和申赎情况灵活调整久期和杠杆水平,兼顾流动性管理和回撤幅度的同时,力争提升投资回报。
比如在2022年四季度,该基金根据当时债市环境的变化,选择降低底仓久期,优先卖出了部分2年以上的中长端信用品种,提前储备流动性以应对市场压力;杠杆部分则是利用长期限、无信用风险的利率债进行波段交易,同期,组合持有2%的可转债仓位,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择机获取收益。(数据来源:2022年第4季度报告)
关于后市,基金经理周潜伟认为,在中性假设下考虑仍是震荡行情,波动区间会有所放大,以“看短做短” 相机应对。从基本面的角度看,债市中枢会较2022年略有上行:面对当前“弱现实+强预期”的组合,我们会着重观察从政策转向到效果落地的过程,并根据财政端对经济的拉动力度,进一步明确长债的定价区间。而在流动性层面,考虑到从管控放松到经济反转的过程中面临较多的不确定性和阻碍,货币工具发力的退出言之尚早,当债市出现安全边际时,仍有交易机会值得把握。
写在最后:
对于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来说,投资就好像是一场马拉松,“组合投资、长期制胜”非常重要。债券资产对于希望降低组合波动、实现稳健收益的投资者来说,无疑是值得配置的品种,适合投资者长期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