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A股市场波动较大,看到不少用户在吐槽:
“生活中缝缝补补,股市中挥金如土”
“最近,都不敢大声对老婆说话了……”
“年初还在畅想牛市,结果1月份的收益1季度还没过完就快跌没了”
市场变幻莫测,看到大家满是无奈的留言,小编也很难受。
但客观来看,国内经济和政策预期的低点已过,数据验证下国内经济预期依然向好,超预期降准助力政策预期回升;全球流动性收紧预期的顶点已过,近期欧美银行风险对我国没有实质性影响,反而有利于提升A股在全球的配置价值;A股全面修复行情的第二波虽略有延后,但趋势已日益清晰。(参考中信证券《超预期降准助力,预期转折点将至》,报告发布时间:2023年3月20日)
具体到市场风格方面,目前国内经济处于弱复苏阶段,流动性水平相对宽松,相比大市值企业,中小企业有望展现出更好的业绩弹性。
另外,从盈利层面来看,结合历史数据,大小盘业绩表现与通胀水平呈现一定负相关关系:高通胀时期周期上游更为受益,市值角度看大企业更具备溢价能力从而有更强的抗通胀能力;而低通胀时期小盘公司更具备盈利弹性。2023年宏观分析预期通胀水平国内维持低位,同时海外通胀逐步下行,就宏观环境而言,对小盘指数盈利有正向影响。(参考太平洋证券,《“小而精,专而美”,中证1000指增配置价值凸显》,报告发布时间:2023年2月24日)
中证1000作为市场上比较少的能够表征小盘风格的指数,与沪深300、中证500等宽基指数形成互补。从行业来看,中证1000成份股与“专精特新”公司高度相似,汇聚在医药生物、电力设备、电子等新兴行业,成长性、盈利能力和创新能力突出,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数据来源于wind,工信部,截至2023年3月10日。
因此,面对持续震荡、加速轮动、主线不明的行情,转向均衡性较好的中证1000指数,是一个不错的投资思路。
不过,指数基金的目标是完全复制并跟踪指数,不追求超额收益。如果长期看好某一个指数,通过买指数增强基金,既能获得指数本身的收益,还有机会获取一定的超额收益。
以万家中证1000指数增强基金为例,这只基金采取量化方法进行积极的指数组合管理与风险控制,在力求有效跟踪标的指数基础上,力争在控制本基金净值增长率与业绩比较基准之间的日均跟踪偏离度的绝对值不超过0.5%、年跟踪误差不超过7.75%的基础上,实现超越目标指数的投资收益,谋求基金资产的长期增值。
万家中证1000指数增强使用的量化方法,有几百个选股因子,相当于有几百个小机器人去市场上找优质股票,自动筛选出当下的优质个股和组合,让它们自动“浮出水面”。然后基于这些机器人的推荐,综合考虑股票本身的波动性和风险,进行筛选。这只基金运用量化技术,其超额收益主要依靠选股,而非押注某些风格或行业,因此比较稳健,投资者的体验也较好。
就像基金经理乔亮所说的那样:“由于中证1000的行业分布比较均衡,成分股数量较多,且没有权重特别大的成分股,因此比较适合用量化的选股模式去增强”。
在业绩表现方面,万家中证1000指数增强基金自2018年12月3日转型至2022年12月31日,A类收益率为109.11%,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涨幅为34.28%,同期中证1000指数涨幅为35.14%。
基金业绩来自于基金定期报告,指数数据来源于Wind,排名数据来源于银河证券,截至2022.12.31。在银河三级分类中为增强规模指数股票型基金(A类)。超额收益=区间回报-区间基准涨跌幅。业绩比较基准:中证1000指数收益率*95%+一年期人民币定期存款利 率(税后)*5%。
当前,市场主线尚不明朗,借道中证1000指数或许可以更全面地应对快速轮动的市场,如果你正在关注宽基指数基金,万家中证1000指数增强不失为一个较为聪明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