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信创”这个词火得不要不要的,计算机行业的整体表现也是不俗。进入2023年后,该板块的热度依然不减,仍是产业界和投资界重点聚焦的方向。
那么问题来了,新的一年,信创板块依旧值得看好吗?
政策大力支持
信创的火爆,一大原因是政策的给力。
202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要有力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
根据去年9月下发的79号文件,国资委将成立推进领导小组,全面指导信创产业发展,并提出2027年前完成2+8+N体系(即党政、8大重点行业和N个消费行业)的全国产替代,这激活了大量的国产信创需求,未来5年将是国产化加速推进的时期。
在国家层面政策的引领下,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支持性政策,助力信创产业持续发展。今年多省“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并对相关指标提出了明确目标,比如,福建提出2023年实现数字经济增加值2.9万亿元以上、江西提出2023年数字经济规模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5%以上。
订单加速放量
在“自主可控”的大背景下,“国货”逐渐走进了央国企的采购清单,2022年,信创板块也频繁迎来了大订单。
例如,2022 年农行、建行等大型银行接连公示大额国产化采购中标结果,采购范围涵盖服务器、PC 等硬件以及操作系统软件;中交集团发布公告,采购飞腾和龙芯技术路线下的国产电脑终端……
西南证券认为,2023年有望成为新一轮集中投资建设的起点,后续国产化软硬件有望在“政策引领+产业配合+技术精进”的三重共振下,迎来订单加速放量。
机构配置比例回升
信创板块的生态体系庞大,主要由底层硬件、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云计算和信息安全组成,其与计算机行业有很大的交集。
根据长江证券的统计,自2020年二季度以来,机构对计算机行业的持仓占比骤降,但在2022年四季度悄然出现回升,意味着机构对于该行业的整体信心提升。总的来看,目前机构配置比例仍处于低配,但由底部向上的趋势已初步显现。
其认为,疫情影响逐步消退后,信息化建设进程重新加速,下游需求有望出现较好恢复;叠加低估值背景,板块性价比逐渐凸显;此外,自主可控成为刚需,将带动板块的业绩反转。因此,计算机行业有望迎来较好的投资机遇。
万家科技创新关注计算机板块
万家科技创新、万家行业优选等基金的基金经理黄兴亮认为,在过去的2020-2022年,计算机板块的业绩承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疫情对招投标、验收等环节的影响。随着疫情缓解,人力成本费用压力下降,行业基本面有望在2023年迎来关键拐点。
他在万家科技创新的2022年四季报中也表示:本基金增加了计算机软件行业的持仓,相应的降低了部分半导体公司的权重。截至季度末,基金持仓风格偏科技成长。
展望未来,随着自主可控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带动业绩增长,该板块的中长期成长逻辑通顺且市场空间广阔,是值得配置的方向。随着“大信创”时代的来临,以信创产业为引领的计算机软件板块的投资机会,也就更加凸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