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高温干旱影响,8月以来,多地发布限电通知,尤其是川渝地区。
网上随便一搜,就可以看到“川渝高温”、“川渝停电”、“川渝限电”、“川渝干旱”等词条。
诚然,今年川渝缺电限电的情况,已经影响到当地居民生活及短期经济需求。
那么,究竟为什么会限电?今年限电和去年有何不同?
今年限电与去年有本质不同,去年主要是因为“能耗双控”以及动力煤供应不足,今年限电则是由于干旱天气导致的电力供需紧张以及高温天气带来的需求负荷提升,同时水电外送加大供需缺口。从电力供给角度来看,去年限电的原因是火电短缺,今年是水电短缺。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
一句话总结:之所以会限电,是因为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跟不上高涨的用电需求,发电量和用电量难以维持平衡。
缺电限电之间,新能源行业发展之际
尽管市场普遍预计这波限电持续时间不会太长、影响幅度也相对有限,但近年来陆续出现的极端天气、缺电限电等现象,均指向了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电依然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关板块如核电、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储能技术,未来都有望迎来快速、高质量的发展以更好地满足供电需要。
事实上,近年来新能源的爆火,还有更深层方面的原因,那就是滚滚历史车轮下的能源革命。
从全球能源革命的历史周期来看,主导能源革命的国家将成为更具有经济活力的经济体。
划重点:第一次能源革命——煤炭能源,带动了19世纪中期欧洲经济的崛起。
1)工业革命后,蒸汽机、内燃机的大量使用带动英国煤炭开采技术及利用效率的提升,1890年英格兰与威尔士地区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总消费量的比重已经达到了95.5%。英国主导煤炭代表的能源革命,带动了19世纪中期欧洲经济的崛起。(数据来源:中泰证券)
划重点:第二次能源革命——石油能源,美国享受了油气电力革命带来的经济腾飞。
2)20世纪初期,化石燃料开采及使用技术在全球范围普及,经济发展均必须依赖石油这一禀赋不均的能源资源,美国凭借大量的石油生产及油井开发技术,享受了油气电力革命带来的经济腾飞。
划重点:第三次能源革命——可再生清洁能源,各国未来经济发展活力的角逐。
3)展望未来,全球碳中和共振下,碳约束朝着中长期愈加严厉的趋势演变,新的一轮能源革命终将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开花”。碳减排及全球主要经济体竞相提高新能源利用效率的背后,是各国未来经济发展活力的角逐。(观点来源:中泰证券)
在此背景之下,近年来我国在新能源车、储能、绿电等赛道,已密集上线各类利好政策,体现出了极高的重视程度,也推动了新能源行业的深度发展。
利好政策频频而至,新能源景气进行时
接下来,我们顺势感受下新能源行业的政策力度吧。
2022年8月18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提出将免征车购税政策延续至2023年底,继续予以免征车船税和消费税、路权、牌照等支持。(PS:这也是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实施以来的第三次延期。)
2022年7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会议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了规模化快速发展阶段,稳定和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是保障汽车产业平稳发展的重要途径。
2022年6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共13次提及独立储能,国内储能行业再获政策利好!
2022年5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方案指出,到2030年要实现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2022年3月21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印发了《“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全面支撑能源领域碳达峰目标如期实现。
2021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要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要尽快出台2030碳达峰行动方案。
2021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扎实做好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各项工作。“碳达峰、碳中和”将重构国家的能源产业格局,节能减排、能源高效利用和光伏新能源开发,是我国实现“3060 目标”最经济、最重要的手段。
2020年10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会议表示,新能源发展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我国汽车产业跨越发展的战略选择。
2020年10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指出我国将重点解决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充电制约瓶颈,大力支持充电桩建设。
2020年9月22日,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 …
综上不难看出,在政策方面,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新能源刺激政策纷至沓来,不胜枚举。但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政策暖风频吹,新能源行业前景之广阔,亦可见一斑。
于投资而言,“双碳”目标之下,新能源产业链涉及非常广,产业趋势足够强,政策支持明确,各细分赛道的投资机会一浪高过一浪,未来或将催生更大的主题投资机会和更为优质的世界级公司。
对于投资者来说,想要省心乘上这轮能源革命的东风,不妨积极关注新能源主题基金,比如万家新能源主题混合,借助专业投资的力量,乘风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