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线用户:哈哈先生
做投资,师承于父母
预期年化收益10%
万家“懂你投”投顾的直播诊基栏目“达叔诊基室”自开张以来,收获了大家的阵阵好评,同时也有不少用户纷纷留言想要报名达叔的诊基活动。
这不,我们今天就迎来了第六位宝藏用户。
他,最初在父母的带领下,开始了解并初投基金,再后来,伴随着毕业、步入社会,本金也有了初步的积累,便正式开启了基金投资之旅。
过程中,经历过大幅回撤的不安;感受过港股一蹶不振的心痛;也领教过每逢风吹草动,A股市场就表现出格外的敏感和躁动。
幸运的是,面对投资漫漫,他逐步体会到了定期开放型基金的澄澈和明媚,同时也渐渐习得:以耐心和坚持,来抵抗市场的无常和庸常。
前方“干货版”问答,一起来看看吧。
1.初涉投资,师承父母
主持人:哈哈先生,感谢您参与我们连线诊基的活动。先来简单介绍一下您的投资经历吧。
哈哈:我从上学的时候就跟着父母去银行买基金,毕业后有了自己的收入,开始自己买基金。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现在在网上买基金。
2.定期开放型基金或是困顿投资中的一道光
主持人:之前您有提到您的预期年化收益大概是10%,能够承受的最大回撤大概在20%以内。接下来我们就先请达叔针对您的账户来分析一下。
达叔:我刚看了一下账户里的基金,比较好奇一个问题。我看到里面有1只科创板2年的基金,今年从最高点下来应该也有百分之三四十的回撤,当然这在今年整个基金市场中也比较普遍。我想问一下:如果说这只基金不是两年持有期的产品,而是可以随时申赎。那么,在面临如此大幅度的回撤时,您会怎么处理呢?
哈哈:在那个时间点的跌幅已经超过了我心里最大承受的范围,所以在当时我可能会参考市场的状况,如果我感觉市场还会继续下跌,我会选择止损卖出。
达叔:OK。我们继续看这只基金,虽然它经历了较大的回撤,但是随后的反弹幅度也挺大的。我觉得这个账户有一点很好,就是选择了两年定开的产品,这样能比较有效地帮助用户管住自己的手。
因为在实际投资中,想要做到精准择时是很难的,包括很多专业的投资者都很难做到。因此,我觉得持有这种定开类的产品其实是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应对市场波动。
再说回到咱们的整个组合,基本上全是股票型基金,从历史情况来看,有很大概率可以实现10%左右的收益目标。但是回撤方面,如果在比较极端的情况下,像今年上半年,不一定会将回撤范围控制在20%以内。如果说咱们想比较严格的将回撤控制在20%以内的话,可以考虑做一下资产配置,增加一些偏稳健的债券类基金。比如说股票类基金和债券类基金各配50%,或者权益类产品再稍微多配一点到百分之六七十,然后再配置百分之三四十的债券类产品,这样整个组合的预期回撤就会下降很多。大概率可以实现预期目标。
3.手上布局港股的基金,该怎么处理?
主持人:哈哈先生曾提到,他投资港股基金的实际体验和预期落差有点大,对此,达叔怎么看呢?
达叔:就沪港深这类基金来说,一般会有港股投资比例的限制,比如港股最多可以投50%,另外50%还是投资于A股。基金经理可以选择自己更看好的市场去做一定的调配。就过去来看,港股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的走势比A股弱。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它的估值也比较低。如果从风险补偿的角度来看,其实还挺高的。总之,我们觉得投资港股首先需要判断港股是个什么样的市场。
首先它是一个离岸的市场,离岸市场的意思就是很多国际上的资金可以在这个市场内灵活地进出。所以我们投港股首先要考虑到此因素:它是不是处于一个海外资金有可能会大幅流出的阶段,如果是,那么投资港股的风险就会比较大。比如,受宏观层面或政策层面的影响,海外资金觉得港股市场存在一些不太确定的因素,这种时候风向比较灵敏的资金可能就会流出。在整体处于流出的状态下,是不太适合去投入的。
但就当前时点来看,我们觉得负面因素已经反应的差不多了,再往外流出的概率比较小。反而有些资金已经看到:现在中国整体经济复苏的情况比欧美要好,因此,资金回流港股的概率反而是在提升的。
再从行业方面来看,港股的整个结构跟A股不太一样,港股更多是偏价值的行业,比如金融、地产、能源等,而偏科技成长类的就是互联网公司,另外,生物制药在港股也是明显比较多的。但消费、中游制造类的公司是比较少的。目前我们主要关注在港股中特有的,而且相对A股有一定折价的方向。
另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当前时点的性价比还是不错的。建议大家采用定投的方式进行布局。虽然短期波动可能比较大,但整体是底部往上走的。
声明及风险提示:万家基金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提供基金投资顾问服务,但不保证投顾账户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组合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万家基金提醒投资者接受基金投资顾问服务遵循“买者自负”原则,投资者应结合自身的投资经历、风险承受能力、资产配置需要做出投资决策,投顾账户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承担。为其他客户创造的收益,并不构成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组合策略的风险特征与单只基金的风险特征存在差异。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