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财课程
【基民访谈录第4期】定投三年坐了一趟过山车,怎样操作才能更舒适?
时间:2022-07-29  

连线用户:W先生

√14年投资经历

√能忍受20%的回撤

√定投三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达叔诊基室”迎来了第四位养基用户W先生,他从2008年就开始投资股票,一顿操作猛如虎,买来卖去白辛苦,直到2019年开始定投偏股基金,算是旗开得胜,逐渐尝到了赚钱的甜甜味道,然而定投坚持了三年,直到今年4月,前期获利全部回吐,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他当前的主要问题:

1、如何定投才更舒适?

2、主动管理型基金的超额收益到底来自哪里?

前方犀利回答,一起来看看吧。

01、定投三年坐了一趟过山车,问题出在哪儿?

主持人:欢迎参加达叔诊基室栏目。请您先来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投资经历吧。

W先生:我从2008年就开始投资,最早是投资股票,一直到2018年,投资股票十年,经历过牛熊转换,但最终也没怎么赚到钱。

后面从2019年3月开始,我选了两三只基金开始定投一直持续到今年。到2020年底的时候,整体的投资盈利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时间来到了2021年,市场在加速上涨之后出现了大幅下跌,期间我按照长期投资的理念,坚持定投。直到2022年4月,手里的股票基金越跌越多,几乎把我前三年积累的盈利全部吞噬掉了。

达叔:长期来看,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和一次性投资相比,定投是一种比较容易操作的方式。对于一次性投资来说,如果你看好某一只基金,然后在你认为的相对低点全仓买入,并选一个相对高点卖出。这属于强判断的操作,对择时能力有非常高的要求,但如果可以做到,那实际收益肯定是比定投好。

但大多数普通投资者其实是没有这种择时能力的,甚至很多专业的投资者也无法精准做到。那么,择时这件事情到底要不要做呢?我们的观点是在一些比较关键的时点,还是需要把握的。

当然我们并不提倡高频地进行择时。但在一些极端的时期,比如说估值到了非常离谱的状态,此时我觉得肯定是可以给你一个卖出的信号尽管短期来看可能是不对的,但是中长期来看,大概率还是能为用户赚到钱的。

02、如何控回撤?调整组合结构很重要!

主持人:对于回撤这一块,您的最大容忍度在什么样的区间?

W先生:股市或者股票基金我可以接受15%-20%之间的回撤回撤超过20%可能就会比较焦虑。

达叔:我觉得这是比较正常的状态。大部分人对回撤的容忍度可能都在这样水平

所以我们在做组合的时候,会考虑组合结构的问题。我不知道W先生在面临回撤的时候,比如在2021年到2022年下跌的阶段,您具体持有的基金是什么类型?或者说是什么风格?

W先生:我投的主要是偏向消费、医药和新能源方向的主动管理基金。

达叔:这其实就是我们在投资当中会重点考虑的结构问题,比如说消费和医药,在2021年初的时候,消费和医药估值已经到了非常高的程度。那一波以后,基本上就陷入了比较长时间的下跌过程。

如果我们从组合配置的时点来看,彼时并不是一个特别理想的投资时点。2021年底的新能源其实也是类似的情况,虽然我们长期还是比较关注新能源板块,但是在短期来看,其拥挤度已经比较高了,此时我们觉得还是要小心一点需要做一些结构方面的调整

03、主动基金的超额收益来自哪里?

W先生:在美国的资本市场,主动基金能够战胜标普500比较难,但是中国的主动基金相对于沪深300,存在明显的超额收益。关于这点,我想请教一下,达叔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达叔:主动基金能战胜沪深300,一方面可能在行业上会做一些偏离。比如说前两年大部分的主动偏股基金,大多会在消费和医药上去做更大的偏离,在2021年可能会有很多基金在新能源上做更大的偏离。

我还想再说的一点是,选主动型的基金确实是需要去做一些研究的,不是说咱们看一眼历史业绩就可以买了,具体细节方向的研究还是有一定技巧和难度的。所以我觉得如果大家想找一种比较省事的方法,那么投顾组合或许不失为一种聪明的选择。


声明及风险提示:万家基金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提供基金投资顾问服务,但不保证投顾账户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组合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万家基金提醒投资者接受基金投资顾问服务遵循“买者自负”原则,投资者应结合自身的投资经历、风险承受能力、资产配置需要做出投资决策,投顾账户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承担。为其他客户创造的收益,并不构成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组合策略的风险特征与单只基金的风险特征存在差异。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