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至今市场持续震荡,主流宽基指数均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回调,其中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下跌超3%,创业板指数更是下跌超过8%,不少投资人持有的基金也纷纷出现波动,表示心里有点不淡定了。那么,面对波动如此大的市场,投资者究竟应该怎么办,现在基金还能买吗?
长期投资权益基金是有效的
权益类产品一般具有这样的特征:短期很可能面临较大的市场波动,但是拉长时间看,短期的波动仅仅是长期上涨中的一次折返。如下图所示,偏股型基金指数2006年至今共出现3次较大波动,但是其后均创了新高。期间偏股型基金指数16年累计上涨幅度高达1061%,而同期的上证指数仅仅上涨206%。可见从长期看,偏股型基金有较大概率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业绩回报。
数据来源:Wind。时间区间:2006/1/1至2022/1/19。基金指数代码:885001.WI;上证指数代码:000001.SH。指数过去表现不代表未来。
2022年1月19日上证指数收于3558点,过去10多年间上证指数多次在3500点附近徘徊。我们假设在上证指数3500点附近买入偏股基金指数,如下图所示,持有三年后的收益率非常亮眼,多次实现收益率翻番,年化收益率均超过11%。可见,长期投资权益基金是有效的,有望收获时间创造的价值。
数据来源:Wind。上证指数代码:000001.SH;偏股基金指数代码:885001.WI。时间截至2022/1/19。指数过去表现不代表未来。
权益投资的长期逻辑较好
权益基金过去有着较好的表现,对于未来,我们继续看好权益市场的长期表现,主要有四个方面原因:
1 我国经济基本面韧性好
2021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出炉。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了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14367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预计将达到25%左右。
2 A股国际化,外资持续流入
随着A股制度逐步完善、外资进入门槛降低、A股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A股国际化进程正在逐步推进。被市场誉为“聪明资金”的北向资金更是持续流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月17日,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金额高达1.65万亿元,预计未来外资流入持续趋势不会改变。
数据来源:Wind。北向资金为沪股通+深股通净流入资金和。
3 资本市场改革
2021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深入推进资本市场改革,要进一步完善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安排,突出主板改革这个重中之重,加快推进发行监管转型,推动形成有利于全面实行注册制的良好市场生态。随着有关部门加快构建更加成熟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体系,资本市场的吸引力或将不断提升。
4 居民大类资产配置对权益资产有较强需求
在2022年底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无风险收益率下降等大背景下,资产的风险收益比被重新考虑,权益资产的配置需求显著上升。此外,在“房住不炒”的定位下,房产的投资属性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居民金融资产的配置规模提升,为了实现资产配置多元化,权益资产的投资价值有望进一步凸显。
相信专业的力量力争长期回报
未来在全面实行注册制的背景下,股票数量将会大幅度增加,上市公司质量参差不齐,普通投资人很难进行慧眼识别。而专业的金融机构有能力从众多上市公司中识别出优质的公司、并对其持续跟踪。在市场持续震荡下,投资人更应该选择好公司管理的好产品,力争为我们获取长期稳健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