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A股市场已震荡调整数月,对投资者来说可谓是颇显艰难的一年。时值岁末,随着近期政策的进一步放宽,A股市场终于迎来了久违的翻红上涨,沪指站上3200点大关及半年线。市场总体上涨之余,结构性行情特征较为明显,导致不确定性仍然较多,不少投资者依然感到有些迷茫。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万家沪深300成长ETF的拟任基金经理杨坤,结合当下的投资市场,来跟大家聊一聊沪深300成长的投资价值。
嘉宾简介
杨坤,万家沪深300成长ETF拟任基金经理,8.5年研究及投资经验,其中3年投资管理经验;
2015年6月加入万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量化投资部研究员,曾任Fractabole量化IT工程师。
金句速递
1. 投资一定是面向未来的,当前是否是一个合适的投资时机,主要是看标的资产是否便宜。不管是从胜率还是赔率角度来看,当前市场均处于权益资产配置性价比较高的位置。
2. 虽然底部区间是相对确定的,但也要意识到未来依然充满了不确定性,站在当前时点,我们可以配置相对稳定的压舱石品种。
3. 沪深300成长指数最大的特点就是“出于300,胜于300”。
4.当下市场正处于熊转牛的切换点,从行业构成来看,沪深300成长具备攻守兼备的特性,适合作为底仓配置。
以下为正文部分,供大家参考。
「 政策暖风频吹 权益配置好时机 」
Q1:当前上证指数滚动市盈率大概在十几倍左右,处于近三年非常低的分位水平,可以说A股处于长期的底部区间。最近一个月的上涨行情受到很多投资者的关注,大家都比较想知道后续市场如何走,您认为当下是配置权益资产的好时机吗?
杨坤:投资一定是面向未来的,当前是否是一个合适的投资时机,主要是看标的资产是否便宜,我从三个维度来跟投资者们分享一下对于近期市场整体的一个看法。
首先是政策面,今年下半年不管是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还是外汇政策,利好政策频出,充分体现出管理层对资本市场的呵护,尤其是在海外高通胀的背景下,国内货币政策以我为主,维持充裕的宏观流动性,起到了稳定市场信心,夯实市场底部的重要作用;其次是估值面,经过近一年的调整,截至11月30日,上证指数的滚动市盈率只有12.43倍,处在近三年20%以内的分位水平,而沪深300成长指数当前的滚动市盈率不到18倍,处于近两年4.94%的一个分位数,也就意味着现在比过去两年95%以上的时间都要便宜,所以从估值层面来看,当前的位置具有非常高的安全边际,长期投资性价比很高;最后是情绪面,经过近一年的震荡调整,市场风险偏好明显回落,成交量出现大幅缩减的态势,而近期随着市场开始稳步上行,成交量重新回到万亿大关,市场情绪明显恢复,对未来的预期也越发乐观。
从以上三个维度我们能够得到这样一个结论:不管是从胜率还是赔率角度来看,当前市场均处于权益资产配置性价比较高的位置。
「宏观经济复苏阶段 大盘风格相对占优 」
Q2:刚才您分享了对于当前A股市场的看法,那么对于比较认可A股配置价值的投资人来说,希望能在市场中获得长期的回报,底部加仓时,配什么品种比较好呢?
杨坤:虽然底部区间是相对确定的,但也要意识到未来依然充满了不确定性,站在当前时点,我们可以配置相对稳定的压舱石品种。
从历史经验看,国内宏观经济的长周期运行方向对大小风格的轮动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在经济企稳回升阶段大盘风格往往更具优势。三季度经济数据表明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持续恢复的过程中,国内投资和消费活动均有所改善,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持续落地,防控政策不断优化,经济企稳的预期不断增强,大盘风格有望占优。
其次我们注意到,从十月份开始就有非常多的机构资金逆势布局大盘类指数,而沪深300成长的成份股多以外资偏爱的核心资产为主。随着中国经济走向复苏,海外经济步入衰退,中美利差负值持续收窄,A股的核心资产有望吸引外资重新回流,大盘成长股将得到更多资金的关注。
与此同时在今年国内外宏观环境较为复杂的情况下,沪深300依然保持业绩正增长,展现出非常强的抗风险能力和稳定性, 作为市场底部区域的稳健配置品种,我们心里是非常有底的。
「出于300 胜于300」
Q3:对于沪深300指数,绝大部分投资人都不陌生,您刚刚提到的沪深300成长指数,可能有的投资者还比较陌生,您可以细致介绍下这个指数的情况吗?
杨坤:我们梳理下来认为沪深300成长指数最大的特点就是“出于300,胜于300”。
沪深300成长通过三个成长因子从沪深300的成份股中筛选出100支成长潜力大、增长动力足的股票,反映了沪深两市成长性良好的大市值企业的市场表现,其在成长性、长期收益等方面相较沪深300指数均具有显著优势。历史收益数据显示,自基日2004年12月31日以来,沪深300成长收益率达385.32%,超越了沪深300收益率106.34%,并且在17个完整年度中有12个年度的业绩表现优于沪深300,持有体验更好;从业绩层面来看,沪深300成长指数近五年ROE及ROE增速均显著高于沪深300,盈利能力比沪深300指数更加出色。
行业层面,相较沪深300,沪深300成长的行业分布更聚焦于新兴行业,超配电力设备、电子等高成长、高潜力行业,低配银行、非银金融等传统行业。由于行业的成长或价值属性会随着企业的生命周期和时代发展不断变化,沪深300成长指数每半年会调整一次样本,不断将新兴行业中的核心标的纳入指数成分股,以保证指数的成长属性与时俱进。最后从成份股来看,沪深300成长指数的前十大成份股皆为大众耳熟能详的行业龙头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占据相对优势地位,综合实力强劲。
「沪深300成长攻守兼备 底仓配置好选择」
Q4:从申万一级行业来看,沪深300成长主要覆盖电力设备、电子等高景气行业和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等长坡厚雪的优质赛道,这些行业从长期来看是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就重点行业方面,您再展开给我们具体讲讲?
杨坤:当下市场正处于熊转牛的切换点,从行业构成来看,沪深300成长具备攻守兼备的特性,适合作为底仓配置。前四大重仓行业中,电力设备和电子行业在能源革命和自主可控的背景下,具有非常强的成长预期,而食品饮料和医药生物均是传统意义上长坡厚雪的赛道,业绩的稳定性和确定性很高。
具体来看,双碳目标作为我国重大战略部署,在能源升级、能源替代等领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及政策指导,新能源车、光伏、风电、储能等行业发展迅速;不管是从信息安全还是自主可控的角度来看,芯片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2021年中国芯片市场需求规模高达1870亿美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2740亿美元,从自给率来看,2021年芯片自给率达16.7%,已有显著提升,但供需缺口仍大,国产替代需求强烈;食品饮料作为传统意义上的长坡厚雪赛道,过往几十年的历史验证了板块的基本面具有强韧性及强确定性,短期来看,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国内经济有望稳健复苏,消费恢复性增长的确定性较强,中长期看,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提升带来的消费升级是食品饮料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医药板块过去一年经历了一轮深度调整,从政策层面看,创新药、医疗器械、消费医疗和集采相关的政策预期已较为充分,目前医药生物行业呈现市值占比低、持仓低、估值低的 “三低”特点,已经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和长期配置价值。长期来看,随着居民消费健康需求不断提升,医药生物作为高成长性板块,创新转型、国产替代、国际化浪潮或成为行业新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