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万家视角
万家基金投研团队大咖分享
时间:2020-06-19  

股市观点

市场回顾

2020年春节新冠疫情突如其来,这使得全球经济在短时间内爆发了来自需求端和供给端的双重打击,一时之间经济停摆、困难重重。

中国政府通过有效的隔离措施,积极的货币和财政政策,让国内经济得以最大程度的摆脱困境;但面对海外疫情的蔓延,出口依然受到了严重影响,并拖累了国内就业、消费的复苏强度。这种情形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时有几分相像,但本次政策的及时应对,和2008年以来国内经济结构从出口转为内需的调整,使得国内经济可以迅速转危为安。我们预计国内经济,二季度就有望实现同比正增长,下半年有望实现5%以上的正增长。

政策解读

但区别于2008年四万亿经济政策,本次政府在政策力度上保持了极强的定力。6月18日,郭树清在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上,指出“各国已经出台的财政金融刺激措施规模和力度之巨大,史无前例”,但“中国十分珍惜常规状态的货币财政政策,我们不会搞大水漫灌,更不会搞赤字货币化和负利率”。

成果显著的防疫措施、及时有效的财政政策,这让疫情之后的中国很快稳定了下来。上半年,国内的金融市场,没有出现类似美股连续熔断崩盘的场景;但也没有获得无限量货币宽松的支持,使得指数可以像纳斯达克指数一样,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资金的力量,推升回到疫情之前的高点。3月末,申万宏源的策略用“削峰填谷”四个字对二季度行情所做的预判,目前看来是十分形象的描述。

市场展望

展望下半年,经济的复苏是大概率的事情,即使会在部分地区出现疫情反复的现象,我们认为也会在政策的得当措施下,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控制住。但是,随着经济的复苏,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有序退出也会是大概率会出现的情景。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以后,全球经济都陷入到一种低质量的增长中,尤其是2016年英国脱欧、特朗普上台以后,民粹主义、关税问题纷至沓来。经济增长中的不确定性,不断的削弱民众的消费信心,也深刻的改变了投资者传统的投资框架。为了规避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性,投资者不断的提高确定性的溢价率水平,在政策和媒体的引导下,同一时期内的投资理念也表现的极为相近,抱团现象普遍存在。

在这种框架下,我们认为投资者对于那些因为受到疫情影响,在疫情之后业绩有望迅速恢复的板块,可能并不会赋予太高的认同度;从而市场中大的投资结构,下半年也不会有太多变化,不排除重现科技牛市、蓝筹白马股牛市的可能性。

总体来看,疫情袭来,证券市场在流动性的支持下,并没有出现恐慌性下跌;疫情过后,证券市场在缺乏经济强劲反转的背景下,也欠缺足够的流动性支持。我们认为下半年市场整体平稳,机会大于风险,更多的机会还是来自于那些长期成长性高、确定性高的板块中,比如消费、科技。

债市观点

经济前景

疫情对全球和中国经济产生了显著负面影响,一季度中国GDP增速为-6.8%,失业率上升至6%左右。

我们预计后面几个季度经济增速会逐步恢复,但恢复到正常状态需要一些时间。预计二季度GDP增速2~3%,三季度4.5%,四季度5.5%。

海外疫情方面,整体居高不下,但分化明显,欧洲持续下降,疫情已经不严重,美国缓慢下行,整体也趋于缓解,新兴市场持续攀升。不过和新兴市场相比,欧美疫情的全球经济和资产价格影响更大一些。所以近期海外整体风险偏好趋于改善。

国内方面,经济逐步恢复,4月PMI指标在50上方,近期发电耗煤增速由负转正,汽车销售回暖,挖掘机销售大幅增长,水泥出货量历史新高,铜、热卷等持续上涨,均显示经济正在逐步向正常状态迈进。外需方面,4月份,包含口罩在内的纺织品出口同比增长49.4%,拉动出口增速2.5个百分点,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出口同比增长49.9%,拉动出口增速3.3个百分点,这两个部分合计贡献约6个百分点左右的出口增速,显示出口回落的幅度好于之前的悲观预期。

社融已经连续两个月大幅回升,显示经济可能逐步好转。4月社融增速12%,相比3月的11.5%继续回升。此前社融增速已经在10.5~11%区间震荡了较长时间,本次社融增速的大幅回升,显示经济动能预计会逐步恢复,历史来看,社融是经济较好的领先指标。政府工作报告表示,今年要实现M2和社融增速明显高于去年,考虑到大量国债和专项债还有待发行,预计社融增速继续上升。

整体来看,我们认为经济处于改善轨道之中,GDP增速逐季上升。

政策前景

通胀方面,CPI已经从1月的5.4%高点,下行至4月的3.3%,通胀压力明显缓解,由于油价较低,猪价持续下行,核心CPI基本平稳,我们预计CPI后面会继续下行,通胀的担忧会逐步消退,年底CPI同比可能下滑至1%左右。整体来看,通胀温和可控,不会对货币政策产生明显影响。

政策方面,财政积极,货币政策延续宽松。政府工作报告表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上述2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提高专项债券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比例,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000亿元。财政的安排,大体符合预期,专项债主要发力基建,特别国债和赤字率主要着力“六保”。此外,在去年已经大幅减税基础上,今年2.5万亿的企业减负表述超预期,其中疫情影响严重行业增值税减免延长到年底,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缴纳一律延缓到明年,对实体企业是显著利好。

货币政策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务必推动企业便利获得贷款,推动利率持续下行。”这里面关于货币的表述超市场预期,一是再次提降准降息等工具,表示要推动利率持续下行”,二是同时提到引导M2、社融增速明显高于去年,这是明确的宽信用导向。

流动性

流动性方面,我们预计会继续合理充裕。央行5月10日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表示“加强逆周期调节,运用总量和结构性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实体渡过难关。持续深化LPR改革,推进LPR存量置换,疏通货币传导机制,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保持社融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或略高。把握好流动性投放力度和节奏,维护货币市场利率在合理区间平稳运行”,可见,无论是实体流动性还是金融市场流动性,都整体合理充裕,短期不会收紧。从回购利率R007的表现来看,资金价格也比较便宜,偶尔有阶段性紧张,但预计将逐步回归正常。

利率展望

在经济恢复和政策宽松背景下,我们认为,未来一段时期,债市预计以宽幅震荡为主。

过去半年期间,在疫情和降准降息等因素影响下,债市利率大幅下行。10年国债利率最低下行至2.5%下方,余额宝等货币基金收益率跌破2%。

未来一段时期,债市的利好因素主要是疫情的复杂性、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以及货币政策维持宽松。利空因素主要是经济的逐步恢复、利率债供给等因素。

疫情方面,我们基准假设是疫情会逐步好转,不过经济恢复正常状态仍有难度。当前欧美确实有拐点迹象,但回落的幅度明显比中国更慢,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开始出现上升势头,显示疫情的复杂性,除非疫苗出来,经济完全恢复正常仍有一定难度。

中美关系方面,也面临较多不确定性。近期中美围绕香港等问题发生摩擦,美国大选临近,中美关系有较多不确定性。

此外,货币政策不具备收紧条件。相比2018年以前,中国的货币政策周期性已经明显下降,“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局面已经变成了“保持宏观杠杆率稳定,适当逆周期调节”,货币政策通常不会收紧,只在宽松的力度之间进行选择。

不过由于利率整体处于低位,波动性预计会增加。近期经济逐步恢复、风险资产整体表现较好,利率债供给增加,债市出现了一定调整。我们预计短期风险尚未完全释放完毕,不过调整后也会有操作和配置机会,债市整体将是一个宽幅震荡走势。

债市展望

我们认为,未来一段时期,债市预计以宽幅震荡为主。

过去半年期间,在疫情和降准降息等因素影响下,债市利率大幅下行。10年国债利率最低下行至2.5%下方,余额宝等货币基金收益率跌破2%。

未来一段时期,债市的利好因素主要是疫情的复杂性、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以及货币政策维持宽松。利空因素主要是经济的逐步恢复、利率债供给等因素。

疫情方面,我们基准假设是疫情会逐步好转,不过经济恢复正常状态仍有难度。当前欧美确实有拐点迹象,但回落的幅度明显比中国更慢,巴西、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开始出现上升势头,显示疫情的复杂性,除非疫苗出来,经济完全恢复正常仍有一定难度。

中美关系方面,也面临较多不确定性。近期中美围绕香港等问题发生摩擦,美国大选临近,中美关系有较多不确定性。

此外,货币政策不具备收紧条件。相比2018年以前,中国的货币政策周期性已经明显下降,“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局面已经变成了“保持宏观杠杆率稳定,适当逆周期调节”,货币政策通常不会收紧,只在宽松的力度之间进行选择。

不过由于利率整体处于低位,波动性预计会增加。近期经济逐步恢复、风险资产整体表现较好,利率债供给增加,债市出现了一定调整。我们预计短期风险尚未完全释放完毕,不过调整后也会有操作和配置机会,债市整体将是一个宽幅震荡走势。

信用方面,由于近期资金面有所上行,叠加利率债调整较多信用利差偏差,信用债可能有一定调整压力。但由于流动性仍合理充裕,宽信用效果明显,叠加经济预期修复,信用债利率大幅上行的概率也不高,城投和地产仍是相对较安全的品种。

声明及风险提示:本文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中所引用的信息均来自市场公开资料,我公司对所引用的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