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
基金的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11年四季度, 市场整体呈现自短期反弹高位持续回落的趋势,当季度上证指数下跌6.77%。在10月下旬到11月初受货币政策放松预期的影响,市场表现还较为强势,一度突破2500点的前期高位,但由于后续成交量的缺乏以及对于经济加速下滑的担忧,后期重新进入了持续下跌阶段,12月份更是创出了年底指数低点。
期间出现反弹的主要原因在于对于极度紧缩的货币政策出现松动的预期较为强烈,作此判断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国内银行业10月份信贷增长超出预期,加之政府各项行业性规划和扶持政策出台,从而促使市场出现了短期活跃的现象,此段行情一个重要的特点即为主题性投资成为资金流向的主要方面,尤其以文化传媒行业为龙头板块,节能环保等行业个股在此期间也有良好表现。而最终由于短期的信贷增长超预期并没有带来货币供应量的拐点,10月份的M1增速较9月份继续下降至8.4%的较低水平,市场的关注重点重新转向了经济增速下滑上来,对于上市公司原业绩预测下调的预期又成为市场担忧的主要方面,加之前期的上涨主力以主题性个股为主,短期内并无业绩支撑,因此在11月下月度市场又开始进入持续下跌阶段,部分周期类行业个股甚至继续加深了跌幅,消费类个股在此阶段有较好表现。
由于本基金前期虽对于组合的持仓结构进行了调整,但整体股票仓位并没有出现明显下降,而在持仓品种上仍以中小盘个股为主,因此在此轮市场下跌过程中净值增长率也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因此组合整体跌幅超过了指数跌幅。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展望明年的经济形势,今年4季度的PMI数据显示当前经济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行趋势。从各分项数据来看,制造业指数大大低于前六年的平均值,而且11月份出现加速下跌的迹象。生产指数处于2008年金融危机初期水平,更重要的是新订单指数更大幅度的回落,由于它是生产指数的先行指标,因此可以预期未来两个月生产指数会出现急速回落,企业采购和原材料库存指数情况也表明下一周期生产继续疲弱的趋势。购进价格和原材料库存的大幅回落主要是采购量持续回落所致,采购量指数持续回落14个月已经成为惯性,如果逆转需要较强的外部因素出现,微调短期内估计不会见效。
在国内需求增速大幅放缓的影响下,预计11、12月份国内的CPI增幅较前期将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回落,通胀应该不会成为下一阶段政策所担心的主要因素,保持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将会成为政策关注的重点,但大幅放松调控政策还不太现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仍会是其较长一段时期的政策导向,结构性的微调可能会成为今后政策的主要着力点。由于明年初为银行的信贷集中投放期,预计货币供应量的拐点也会出现在明年的1季度,因此短期内很难出现较大力度的反弹行情,市场仍会处于弱势运行阶段。另一方面,由于有政策不断放松的预期存在,短期内预计市场下跌的幅度已有限,部分个股在经过长期下跌后已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在流动性得到明显改善的条件下将会有较好表现。由于受经济景气下行带来业绩下滑的担忧影响,投资者对于今后一段时期的市场看法普遍谨慎,从而导致短期内市场仍会表现出防御性特征,窄幅震荡可能会成为主要的运行趋势。
从公司层面上来看,上市公司股东增持股权的情况还在继续,而且力度开始加大,表明了当前部分公司股价已被低估,从长期来看已具备相当的投资价值;另一方面,国内市场流动性状况目前也开始环比改善,银行间市场的利率水平已有所下降,这有利于提升当前市场的估值水平,为市场提供反弹契机,是否有持续的趋势性行情接下来还要看货币供应量的增速是否已出现拐点,以及国内经济的变化情况。
在市场经过了持续下跌后,部分个股出现较大跌幅,其中长期业绩增长明确且目前估值不高的品种存在低吸的机会,但由于目前市场难以出现根本性好转,大幅加仓的时机仍未到来,短期内操作思路仍以防御为主。整体来看,具体的投资机会可能主要集中于以下几方面:1.在货币政策持续放松的预期下,流动性预计将得到部分改善,市场利率水平也将处于下降水平,对于政策放松较为敏感的周期类行业个股存在反弹可能,包括地产、建材、汽车等;2.市场预期过于悲观,从而出现较大调整幅度的稳定增长类公司个股,包括医药、零售、纺织服装等;3.明年一季度业绩存在超预期可能的上市公司,如电力、银行、保险等个股;4.基于国内需求增速放缓影响,物价水平处于下降趋势中,从而使CPI与PPI的差值不断收窄,从而部分行业毛利可能出现上升,盈利能力得到改善,业绩也会出现同比较大增长的公司个股,如消费类电子、电力设备等。
基于上述市场趋势和投资机会的判断,在股票仓位配置上本基金将保持谨慎,在行业配置和持仓结构上继续维持组合的平衡性,以保证组合收益表现的稳定。在具体操作上将趋于保守,只寻求较为确定的投资机会,以尽量规避市场下跌风险,扩大收益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