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市B股全线大涨 并入A股尚待观察
2010-08-25
分享至:

B股突然爆发。上证B股指数昨日午盘后一度大涨8.88%,沪市所有B股均一度涨停或逼近涨停。深成B指盘中则再创年内新高。
  
今年B股完胜A股
  
今年以来B股的表现远胜A股,当A股投资者平均水平还处于亏损时,B股投资者已经赚钱。昨日上证指数离年内高点还差24%,今年以来涨幅为-19%;而沪市B股指数已录得正收益,深市成分B指更是今年以来涨近一成。不过,近期两市B股均处高位整理,沪B还有见顶逐级回落迹象,昨日突然爆发性上涨,引来市场注目。
  
沪深B股全线飘红,上证B股指数收涨5.06%,深成B指也涨3.21%,两市B股成交量较前一交易日急升两倍。收盘时,涨停股缩减为7只,即凯马B、东贝B、凌云B、阳晨B、大化B、中鲁B、建摩B;99只交易B股中一半以上涨逾5%。经此一涨,沪市B股指数盘中高点离年内高点只差3个点;深成B指更是创出今年新高5035点,目前点位已相当于2008年初的水平。
  
券商看好
  
近期几家券商推介B股的投资机会,理由基本类似。
  
湘财证券研究所分析师徐广福认为,资本项目放开和国际板推出将助推B股。国家外汇管理局8月4日表示,将有重点、有选择地推动资本项目改革;国际板推出也将使得投资者对B股市场重新定位。
  
中金公司的报告亦说,上海证券交易所计划推出国际板,此举可能导致A股与B股合并,考虑到目前A股普遍高于B股的现实和人民币可能升值的预期,B股有望在未来几个月内出现一轮大幅度上涨。
  
申银万国以《大行情都从B股开始》为题说,B股与H股一样,都是以外币标价的境内资产,只是一个在境内上市,一个在境外上市;H股规模大,企业质量更高一些,成为配置的重点,而B股也不会被忽视。
  
B股均价仅及A股一半
  
不管是资本项目放开、人民币牌价或国际板等何种理由,业界看好B股的理由,最终均落足于B股较A股便宜的巨大落差上。
  
根据证券时报数据部统计,当下深沪86只同具AB股的股票,B股价格平均约为A股一半,为49%。虽然是同一家公司,昨日收盘所有B股的价格都低于A股。A、B股价最接近的是万科,其B股折合人民币8.4元,较万科A低5%;最为悬殊的是SST中纺,A股价格是B股的4倍。
  
预期有待明朗
  
B股与A股之间存在巨大价差,源于B股市场长期停发新股、市场容量小、活力不足,更重要的是资金进出有诸多限制。对于管理层来说,B股市场的历史使命基本完成,解决方案迟早要提上日程。但是解决的路径和时间表并不清晰,这也是市场的主要分歧。
  
相比于同行的乐观,中投证券分析师徐晓宇指出,业界的三种主流猜测都遇障碍。一、几乎不可能并入国际板:B股都是在国内注册的公司,不属于国际板的范畴;二、A、B股合并也难:合并按平价还是折价的问题一两年都难以扯清,折价的话折价幅度多少更难厘清;最可行的办法是由公司回购注销B股,但目前统一强制实施也不现实。
  
其他券商如华泰联合证券也曾指出,国际板今年推出基本无望,一方面证监会在6月曾坦陈有很多重大法律问题待解,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A股市场面临巨大的限售股解禁压力,新股频发已经稀释了市场资金,国际板的上市好时机可能要等待。
  
走牛OR见顶?
  
B股的走势昭示了什么?市场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分歧。
  
看好者如申银万国认为,历史上这种B股强于A股的状况,曾多次发生过,几乎每次大行情,都是先从B股开始的。看空者则认为,每次B股补涨,都是A股见顶回落的先兆,在历史上没有一次失灵过,通常来说B股比A股早见顶一至半个月。
  
对于B股的机会,业内分歧也是泾渭分明。看多者认为,B股技术突破形态明显,上面空间很大。看空者认为,每次A股涨到一定幅度,A、B股合并的传闻就会蔓延,在近一轮牛熊周期中,远如2007年上半年,这种预期推动B股加速上涨,场外投资者换美元、港币进场却遇赶顶;去年四季度以来这种预期也已令B股表现远超A股。

 

 

 

 

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