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创新药板块已有一波较为充分的调整,随着基本面的积极变化,呈现企稳迹象,不少投资者再次将目光投向了该板块。那么,如何看待创新药的后续投资价值?
从近期披露的三季报情况来看,创新药板块的业绩改善趋势明显。国信证券统计,创新药板块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的营收增长21.41%,归母净利润增长85.14%,主要得益于创新药产品的商业化销售快速增长。
从今年的进展表来看,美国临床肿瘤学年会、世界肺癌⼤会、欧洲肿瘤学年会等重要会议中,都能看到中国创新药的突破。我国在下一代肿瘤药、ADC双抗、小核酸等新技术平台上,已跻身全球前列。据统计,2024年,我国批准48个创新药上市,仅低于美国的50个,排名全球第二。今年上半年,国家药监局批准43个创新药上市,同比增长59%。
天风证券指出,这一轮周期的底层逻辑是中国在研创新药具备全球竞争力,由在中国销售放量转向国际化交易,商业化空间打开,后续随项目推进,有望持续带来里程碑收入、销售分成。
此外,政策也在持续加码创新链。北京今年发布《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5年)》,推出32条新举措,推动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高质量发展等。重庆也发布了《重庆市全链条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创新药板块的性价比较高。兴业证券指出,全市场公募基金(剔除医药主题基金)的医药持仓占比处于历史低位,交易不拥挤。
方正证券认为,创新药 BD的逻辑从未改变,从后续一二级层出不穷的 BD 可以印证。创新药经前期近一个季度的调整之后,进攻号角再次吹响,当下时点更应积极看多,未来将呈现核心大票震荡上行,新机会继续涌现的慢牛行情。
总的来看,国内的政策支持与海外价值认可的两大逻辑,强化了创新药的产业趋势,是医药中产业趋势明确且具备未来成长空间的子行业。
创新药投资的专业性较强,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密切跟踪创新药赛道,囊括了多家龙头创新药企,深度受益于产业的重估,投资者借此“一键布局”或是较为稳妥的做法。作为紧密跟踪该指数的产品,万家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值得投资者关注。
风险提示:证券市场价格因受到宏观和微观经济因素、国家政策、市场变动、行业和个股业绩变化、投资者风险收益偏好和交易制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引起波动,将对基金的收益水平产生潜在波动的风险。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候应详细阅读该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基本情况,及时关注本公司官网发布的产品风险等级及适当性匹配意见。由于各销售机构采取的风险评级方法不同,导致适当性匹配意见可能不一致,提请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要根据各销售机构的规则进行匹配检验。基金法律文件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产品风险等级因参考因素不同而存在表述差异,风险评级行为不改变基金的实质性风险收益特征,投资者应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并承担相应投资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