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财课程
市场即将为明年布局,或迎新一轮资金增配
时间:2025-11-13  

近段时间,市场围绕4000点位置反复震荡。此中的博弈,以成长价值风格的再平衡为主展开,整体体现出了大盘韧性强、热点轮动快,以及大型宽基指数窄幅震荡上行的特征。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个板块的表现差异却是不小:今年以来强势的成长板块短期波动加大了,而相对价值的板块近期表现较好。

 

我们对这种现象的解读是,四季度往往是全年风格做平衡的时间区间,投资者对组合进行再平衡,部分投资者对前期涨幅较大的板块也有获利了结的需求。这种阶段性的风格再平衡,是市场健康走牛的体现。从目前的市场状态来看,远远未到过热的程度。

 

今年的主力资金,实际上是国内的机构资金,从两融在全市场交易占比来看,个人客户还未大规模进场。据证券时报报道,截至114日,A股两融余额占流通市值的比例达2.57%A股两融余额约为24916亿元。券商两融金额不得超过净资本的4倍,目前各券商的两融规模上限,均远未触及这一红线。

 

与此同时,海外机构投资者仍未大规模入市,市场未来的资金非常可期。

 

我们注意到,今年10月后,债市流入股市的资金开始放缓,主要原因是很多机构全年的收益目标已经完成,倾向于保存胜利果实。但在债市低利率环境中,这种资金流动趋势不会结束。

 

当前上证指数的科技含量更高,理应享受更高的估值水平,尤其是在当前低利率低通胀的环境中。临近年末,市场即将为次年的投资目标布局,有望迎来新一轮的资金增配。所以,我们不妨看淡短期市场波动,等待后续持续的机会。

 

风险提示:证券市场价格因受到宏观和微观经济因素、国家政策、市场变动、行业和个股业绩变化、投资者风险收益偏好和交易制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引起波动,将对基金的收益水平产生潜在波动的风险。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候应详细阅读该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基本情况,及时关注本公司官网发布的产品风险等级及适当性匹配意见。由于各销售机构采取的风险评级方法不同,导致适当性匹配意见可能不一致,提请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要根据各销售机构的规则进行匹配检验。基金法律文件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产品风险等级因参考因素不同而存在表述差异,风险评级行为不改变基金的实质性风险收益特征,投资者应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并承担相应投资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