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资技巧
基金投资长赢策略
时间:2013-07-24  

市场波动总是在所难免。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如果做到在牛市和熊市中都能做到稳赚长赢,不妨考虑一下那些特定的投资策略,以便获得相对安稳的收益。当然,合理预期是在做任何投资之前都需要考虑到的。

 

无论与M2年均两位数增长,还是与个位数的CPI相比,投资者若能结合相对合适的理财工具如基金,还是能在长期的投资跨度中获得可预期的收益。

 

在目前已知的投资策略中,基金定投仍旧是一种不错且长效的策略。众多海外市场实例,以及发生在A股历史上的经验都能表明,对于财力、精力和能力都相对有限的中小投资者来说,基金定投这种长期策略,是获得长期稳定收益的法则之一。

 

即便是经历了上个世纪末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还是本世纪的全球性金融海啸之后,那些坚持看似“笨拙”的定投策略的投资者还是能够化险为夷,“笑到最后”。

 

就基金定投的逻辑来说,其分散时间进行投资的功能相当关键。在大盘处于高位时,基金定投让投资者少获得基金份额;在大盘处于低位时,相同的金额让投资者获得更多的“低位筹码”。如果时间跨度拉长,上述就能在很大程度上“熨平”价格波动,并产生“后发制人”的上佳效果。

 

其实,此类被动投资策略在市场上也非常多,其效果大体一致,即过滤了人性的因素,尽可能让“市场先生”进行自我纠错。

 

当然,不少聪明的投资者发现,如果将上述带有浓厚“防御性”色彩的方法加以一定的改进,更能够突出该策略的“进攻性”。较为典型的例子是,当市场跌破某个价值中枢,并开展“寻底”行情时,投资者即可以提高定投的金额。

 

比如,假设某位投资者确信A股在2500点附近企稳,但具体见底的点位和时间尚未可知。这时候,投资者即可以对定投的金额进行加倍。如此一来,投资者就可以减少了寻找具体底部点位的烦恼,也可以在底部区域获得更好、更多的筹码。

 

正如股谚,“当华尔街的大街上流淌鲜血时方可进场”。在“底部区域”,往往伴随着大量的利空消息,诱发大量的止损“割肉盘”倾倒在股市上。这时,采取稳定的、长期策略的投资者大可以借助机构之手,找到满大街的“宝石”。

 

反之,当大盘处于“高处不胜寒”的阶段时候,投资者可以考虑减少定投金额,甚至取消定投。需要提醒的是,对于大盘的顶和底,可能连那些“武功高强”的高手、装备精良的机构也难以完全把握。

 

同时,进入和退出市场都需要有高超的“选时能力”,对于中小投资者可能望尘莫及。在这种情况下,采取被动的定投策略,或者减少定投金额的策略,即可能与市场保持一定的接触,也可能在很大的程度上体会大盘“牛熊转换”的气息。

 

与基金定投相比,其他的特定策略也值得关注。比如,海外较为流向的“生命周期”策略,是将股、债这两类风险不同的资产,通过时间的合理配比,纳入投资组合。

 

具体来说,在大盘处于低位时,投资者可以大买特买股票;而当大盘处于高位时,投资者可以转向风险和波动较小的债券方向。同时,每个投资者的投资周期、资金和财务结构是大为不同的,通过合理的股、债比例,好比给每个投资者调制最合适的“营养成份”,即能让前者获得可预期的回报,又可以减低非常大的心理烦恼和家庭不幸。

 

当然,部分基金的设计本身也带有上述特点,比如,近年来国内基金行业推出了不少可转债基金。这类产品的投资方向恰是既有债性、又有股性的可转债。

 

一般情况下,对于可转债持有人来说,当大盘处于低位时,持有人大可以吃吃债券利息,隐忍不发;当大盘处于高位时,可转债自然会“水涨船高”,并能在股价处于高位时转股兑现离场。其实,上述“守株待兔”式的工具和策略,在巴菲特、索罗斯、比尔。格罗斯等投资大师手中,已经被运用得“炉火纯青”。而那些符合长期原则的特定策略如果投资者掌握得当,后者自能“笑到最后”。

 

(一财网)